第38章
走一步看三步,不着痕迹既得名又得利,她自小有名师教导,身在侯府耳濡目染都叹为观止。
林染确实是不认识字,林春兰和林秀菊更不可能言传身教,谢韵仪不信林染生来就懂这些。
林染冷淡撇过去一眼:想想你的誓言。
谢韵仪气得鼓起腮帮子,恨不得时间倒流,回去打自己的嘴,说什么绝不会探查你的秘密啊啊啊!
林染做什么都不瞒她,但就是不瞒她,她知道得越多就越好奇!
谢韵仪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饿极了的猫奴,香喷喷的小鱼仔在面前的水里游来游去,馋得眼睛发红,却不敢下爪子。
豆腐生意要提前,林春兰和林秀菊做梦都在做豆腐,醒来眼前两乌黑的大眼圈。
谢韵仪立刻让林染带她去河边筛沙子。
小葫芦瓢底用皂角刺刺开一个小孔,左右两侧开两个口子,拿麻绳系上,挂在木头横杆上。
大葫芦瓢只左右两侧开口,系的麻绳长一点,挂在横杆上,正好罩住小葫芦。
细沙倒进小葫芦瓢,从小孔细细往下流。根据林染定的一炷香时间,确定倒多少沙。
反复几次,细沙流下来的时间相差无几。
林染笑着称赞:脑子挺好使,还会因地制宜。
谢韵仪心里高兴,面上谦虚:我见过沙漏,知道是怎么回事而已。和阿染的奇思妙想比起来,不值一提。
林染呵声,睨谢韵仪一眼不说话。这姑娘的聪明脑子不能闲着,闲着就用来琢磨她的秘密。
谢韵仪寻个空陶罐,将多准备的细沙存好。
林春兰和林秀菊对儿媳做的这个沙漏宝贝得紧,这下林染说的几个时间,都能估个八九不离十了。
林家的麦子又花两天打完,全部晒上,各家换麦子的黄豆也都送来了。
麦秆也没让林春兰和林秀菊操心,村里的老人们帮忙分类。干净长度够的,切掉有麦芒的头,留着垫床做褥子打草鞋。余下的扎成一个个草把子,留着烧火用。
与此同时,柳春生家的石磨边,林春兰和林秀菊指导村人做豆腐。看热闹的孩子们被赶到一边,伸直脖子一眼不眨的瞅着。
林染今天也在家,一是要看着晒在门口的麦子,别让鸟雀来啄食;二是以防阿娘阿妈琢磨不定来问她。
我教你认字吧?谢韵仪坐在小板凳上,拿树枝在地上写,这是你的名字,林染。
林染瞟一眼,跟着捡起树枝划几下,点头:我会了。
谢韵仪探头看,字称不上好看,不过笔画是对的,字也正,没歪七扭八:第一次写字写成这样,挺不错了。
她又写了五排字,每排十个。
麦子、鸟雀、石头、阿清、陶罐谢韵仪挨个念一遍,一副为你周到考虑的模样,言辞恳切,都是咱们身边的字,想来你学起来会更快些。
她在心中张狂的笑,有难有易,毫无章法,这次阿染肯定会来问她许多次。
她就可以无奈的摇摇头,惊讶又无辜的说:这么简单都学不会?
果然,片刻之后,林染皱眉说:你再念一遍。
教一遍没学会,不能说人笨,谢韵仪态度良好的再念一遍,眼里跃跃欲试的挑衅呼之欲出。
盛夏正午的太阳晒得人眼晕,凸出屋外一米的廊檐挡不住四射的光芒,林染斜一眼身边迫不及待看笑话的人。
这些日子林家不缺油水,炸肉和饭团两人没少偷偷吃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小姑娘干瘦的脸颊长了些肉,显得一双灵动的杏眼分外出彩。
天天跟她在外跑也没见晒黑,刚到家时苍白的脸色成了乳白色,在阳光下晕出细腻的光泽。
林染莫名有了几分,女儿养得很好的骄傲。
五分钟后。
这几个字怎么念?林染挑出几个。
谢韵仪激动得攥了攥手,事不过三,下次阿染再问,她就要说:哎呀,这么简单的字,怎么还没认会呢?不过没关系的啦,阿染在认字上笨点也没事,可以一直问我嘛。问多少次都行哦,阿清对阿染什么时候都有耐心
想着想着,她乐了,嘴角忍不住翘起,念起字来都是欢快带笑。
林染肃着脸点头。
接下来,除了抬起树枝赶鸟雀,林染一直盯着地上的字,手里认真比划。
谢韵仪好整以暇的等着她来问。
两炷香后,林染琢磨着这个时间学这些字,应该不算快也不算慢:阿清。
谢韵仪弯唇:嗯?
林染:我学会了。
谢韵仪:
微笑的表情凝固了。
林染进屋把存在陶罐中的细沙拿出来:太阳落下收了麦子,咱们再去筛些沙回来。有银钱买笔墨之前,先在沙上认字。
谢韵仪伸手拦住她倒沙,很是有严师的风范:等会,这些字你都会了?你念来听听。
林染一字不差的念一遍。
谢韵仪神色凝重,会写么?
林染拿树枝在另一边比划,一笔不错。
谢韵仪一声不吭,她从林染手里拿过陶罐,自己倒沙磨平。
这次,她从《诗经》教起。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谢韵仪狡黠的笑,我和阿染第一次相见,就给阿染念过这首诗。这首诗是赞美爱情,对喜欢的人求爱
林染打断她: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我学会了。教认真点,少说些乱七八糟的。
谢韵仪运气,吐气,教教教!
一个教得仔细,一个学得认真。
林春兰和林秀菊满脸兴奋的回来,两人还在埋头教学。
阿染,你尝尝阿娘阿妈做的豆腐。林春兰跨个竹篮回来,喜滋滋道,五釜豆腐都做成功了。你柳婶买了两块,咱家也买了一块,算是给豆腐生意开个张。一板豆腐一个村,你婶子们往五个村去卖了。豆渣一文钱两斤,阿娘买了两斤回来做饼吃。
这几天顿顿吃混了豆渣的麦饼,去茅厕格外顺畅,林春兰觉着整个人都轻快了。
林秀菊给家人派活:阿清看着麦子,阿染你多烙些饼。我和你娘清清茅厕,给地里下肥。今年黄豆种得有些晚了,肥再不足,收成更没指望。
庄稼没肥长不好,林家人少,肥料往年都是留给麦子和粟米。今年粟米无收,麦子只剩一百三十来斤,林秀菊顾不上明年了,先把黄豆收回来。
臭味从茅厕一直传到大门口,脑袋里自主出现画面,林染觉得晚饭她不用吃了。
谢韵仪捂住鼻子,可怜巴巴:阿染
林染懂了,她也不想吃晚饭,想进空间吃小灶。
【宿主家肥料利用率低,堆肥方法有以下几种。】
林染木着脸,快速浏览。
然后,讲给谢韵仪听。
你就不能等吃完饭再说这些?谢韵仪一言难尽,她怀疑林染是故意的!
印象如此深刻,她怕是进芥子空间也吃不下饭!
天擦黑,林秀菊和林春兰回家洗手换衣裳,吃晚饭。
林染和谢韵仪一脸不好意思:阿娘阿妈,我们今儿教字学字饿得早,先吃了,给你们留了饭菜。
阿娘阿妈,我之前府里是这样堆肥的。谢韵仪一张清丽脱俗的小脸严肃认真,堆肥能多出五六倍的肥料来,庄稼还能长得更好。
早说早忘掉!
林秀菊和林春兰惊喜得站了起来,谢韵仪这句话比林染琢磨出做豆腐得法子,还让她们激动。
两人双目放光的看着谢韵仪,像是在瞅金疙瘩。
阿清快说说怎么个堆法?
哎呀,你这孩子咋不早说,咱家只剩半厕肥了。
谢韵仪努力让自己面部不僵硬:要一两个月才能堆好。
林秀菊一拍腿,咬咬牙:明天不下肥了,那半厕留着堆肥。阿清,你快说说怎么个堆法?
林春兰迟疑:反正也要一两个月才好,不如再等等,还是先顾着黄豆?
林染看向谢韵仪:阿清,你不是说草木灰也能当肥?等黄豆苗长起来了,再撒草木灰?
谢韵仪心里一塞,火气上头:阿染说得对,阿娘阿妈,怎么堆肥我教阿染了,让阿染教你们。
林染微笑:我只听你说了,怕到时候又忘了,还是咱俩一起吧。
还想跑?当然是有难同当了!
林秀菊:行。明天扬麦子,扬完再大太阳晒三天就能收起来。收了麦子,咱就堆肥。你们年轻怕埋汰,站一边指点就行,我跟你阿娘阿妈来做。
林染确实是不认识字,林春兰和林秀菊更不可能言传身教,谢韵仪不信林染生来就懂这些。
林染冷淡撇过去一眼:想想你的誓言。
谢韵仪气得鼓起腮帮子,恨不得时间倒流,回去打自己的嘴,说什么绝不会探查你的秘密啊啊啊!
林染做什么都不瞒她,但就是不瞒她,她知道得越多就越好奇!
谢韵仪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饿极了的猫奴,香喷喷的小鱼仔在面前的水里游来游去,馋得眼睛发红,却不敢下爪子。
豆腐生意要提前,林春兰和林秀菊做梦都在做豆腐,醒来眼前两乌黑的大眼圈。
谢韵仪立刻让林染带她去河边筛沙子。
小葫芦瓢底用皂角刺刺开一个小孔,左右两侧开两个口子,拿麻绳系上,挂在木头横杆上。
大葫芦瓢只左右两侧开口,系的麻绳长一点,挂在横杆上,正好罩住小葫芦。
细沙倒进小葫芦瓢,从小孔细细往下流。根据林染定的一炷香时间,确定倒多少沙。
反复几次,细沙流下来的时间相差无几。
林染笑着称赞:脑子挺好使,还会因地制宜。
谢韵仪心里高兴,面上谦虚:我见过沙漏,知道是怎么回事而已。和阿染的奇思妙想比起来,不值一提。
林染呵声,睨谢韵仪一眼不说话。这姑娘的聪明脑子不能闲着,闲着就用来琢磨她的秘密。
谢韵仪寻个空陶罐,将多准备的细沙存好。
林春兰和林秀菊对儿媳做的这个沙漏宝贝得紧,这下林染说的几个时间,都能估个八九不离十了。
林家的麦子又花两天打完,全部晒上,各家换麦子的黄豆也都送来了。
麦秆也没让林春兰和林秀菊操心,村里的老人们帮忙分类。干净长度够的,切掉有麦芒的头,留着垫床做褥子打草鞋。余下的扎成一个个草把子,留着烧火用。
与此同时,柳春生家的石磨边,林春兰和林秀菊指导村人做豆腐。看热闹的孩子们被赶到一边,伸直脖子一眼不眨的瞅着。
林染今天也在家,一是要看着晒在门口的麦子,别让鸟雀来啄食;二是以防阿娘阿妈琢磨不定来问她。
我教你认字吧?谢韵仪坐在小板凳上,拿树枝在地上写,这是你的名字,林染。
林染瞟一眼,跟着捡起树枝划几下,点头:我会了。
谢韵仪探头看,字称不上好看,不过笔画是对的,字也正,没歪七扭八:第一次写字写成这样,挺不错了。
她又写了五排字,每排十个。
麦子、鸟雀、石头、阿清、陶罐谢韵仪挨个念一遍,一副为你周到考虑的模样,言辞恳切,都是咱们身边的字,想来你学起来会更快些。
她在心中张狂的笑,有难有易,毫无章法,这次阿染肯定会来问她许多次。
她就可以无奈的摇摇头,惊讶又无辜的说:这么简单都学不会?
果然,片刻之后,林染皱眉说:你再念一遍。
教一遍没学会,不能说人笨,谢韵仪态度良好的再念一遍,眼里跃跃欲试的挑衅呼之欲出。
盛夏正午的太阳晒得人眼晕,凸出屋外一米的廊檐挡不住四射的光芒,林染斜一眼身边迫不及待看笑话的人。
这些日子林家不缺油水,炸肉和饭团两人没少偷偷吃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小姑娘干瘦的脸颊长了些肉,显得一双灵动的杏眼分外出彩。
天天跟她在外跑也没见晒黑,刚到家时苍白的脸色成了乳白色,在阳光下晕出细腻的光泽。
林染莫名有了几分,女儿养得很好的骄傲。
五分钟后。
这几个字怎么念?林染挑出几个。
谢韵仪激动得攥了攥手,事不过三,下次阿染再问,她就要说:哎呀,这么简单的字,怎么还没认会呢?不过没关系的啦,阿染在认字上笨点也没事,可以一直问我嘛。问多少次都行哦,阿清对阿染什么时候都有耐心
想着想着,她乐了,嘴角忍不住翘起,念起字来都是欢快带笑。
林染肃着脸点头。
接下来,除了抬起树枝赶鸟雀,林染一直盯着地上的字,手里认真比划。
谢韵仪好整以暇的等着她来问。
两炷香后,林染琢磨着这个时间学这些字,应该不算快也不算慢:阿清。
谢韵仪弯唇:嗯?
林染:我学会了。
谢韵仪:
微笑的表情凝固了。
林染进屋把存在陶罐中的细沙拿出来:太阳落下收了麦子,咱们再去筛些沙回来。有银钱买笔墨之前,先在沙上认字。
谢韵仪伸手拦住她倒沙,很是有严师的风范:等会,这些字你都会了?你念来听听。
林染一字不差的念一遍。
谢韵仪神色凝重,会写么?
林染拿树枝在另一边比划,一笔不错。
谢韵仪一声不吭,她从林染手里拿过陶罐,自己倒沙磨平。
这次,她从《诗经》教起。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谢韵仪狡黠的笑,我和阿染第一次相见,就给阿染念过这首诗。这首诗是赞美爱情,对喜欢的人求爱
林染打断她: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我学会了。教认真点,少说些乱七八糟的。
谢韵仪运气,吐气,教教教!
一个教得仔细,一个学得认真。
林春兰和林秀菊满脸兴奋的回来,两人还在埋头教学。
阿染,你尝尝阿娘阿妈做的豆腐。林春兰跨个竹篮回来,喜滋滋道,五釜豆腐都做成功了。你柳婶买了两块,咱家也买了一块,算是给豆腐生意开个张。一板豆腐一个村,你婶子们往五个村去卖了。豆渣一文钱两斤,阿娘买了两斤回来做饼吃。
这几天顿顿吃混了豆渣的麦饼,去茅厕格外顺畅,林春兰觉着整个人都轻快了。
林秀菊给家人派活:阿清看着麦子,阿染你多烙些饼。我和你娘清清茅厕,给地里下肥。今年黄豆种得有些晚了,肥再不足,收成更没指望。
庄稼没肥长不好,林家人少,肥料往年都是留给麦子和粟米。今年粟米无收,麦子只剩一百三十来斤,林秀菊顾不上明年了,先把黄豆收回来。
臭味从茅厕一直传到大门口,脑袋里自主出现画面,林染觉得晚饭她不用吃了。
谢韵仪捂住鼻子,可怜巴巴:阿染
林染懂了,她也不想吃晚饭,想进空间吃小灶。
【宿主家肥料利用率低,堆肥方法有以下几种。】
林染木着脸,快速浏览。
然后,讲给谢韵仪听。
你就不能等吃完饭再说这些?谢韵仪一言难尽,她怀疑林染是故意的!
印象如此深刻,她怕是进芥子空间也吃不下饭!
天擦黑,林秀菊和林春兰回家洗手换衣裳,吃晚饭。
林染和谢韵仪一脸不好意思:阿娘阿妈,我们今儿教字学字饿得早,先吃了,给你们留了饭菜。
阿娘阿妈,我之前府里是这样堆肥的。谢韵仪一张清丽脱俗的小脸严肃认真,堆肥能多出五六倍的肥料来,庄稼还能长得更好。
早说早忘掉!
林秀菊和林春兰惊喜得站了起来,谢韵仪这句话比林染琢磨出做豆腐得法子,还让她们激动。
两人双目放光的看着谢韵仪,像是在瞅金疙瘩。
阿清快说说怎么个堆法?
哎呀,你这孩子咋不早说,咱家只剩半厕肥了。
谢韵仪努力让自己面部不僵硬:要一两个月才能堆好。
林秀菊一拍腿,咬咬牙:明天不下肥了,那半厕留着堆肥。阿清,你快说说怎么个堆法?
林春兰迟疑:反正也要一两个月才好,不如再等等,还是先顾着黄豆?
林染看向谢韵仪:阿清,你不是说草木灰也能当肥?等黄豆苗长起来了,再撒草木灰?
谢韵仪心里一塞,火气上头:阿染说得对,阿娘阿妈,怎么堆肥我教阿染了,让阿染教你们。
林染微笑:我只听你说了,怕到时候又忘了,还是咱俩一起吧。
还想跑?当然是有难同当了!
林秀菊:行。明天扬麦子,扬完再大太阳晒三天就能收起来。收了麦子,咱就堆肥。你们年轻怕埋汰,站一边指点就行,我跟你阿娘阿妈来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