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
莺语抹掉眼泪,长长吸了口气,“红璎,咱们回去吧。”
站在身前的李荞安没应声,莺语奇怪地走上前去,却见一滴清亮的泪水正落进雪地。
一种异样的感觉在莺语心口炸开,以前从未有过的念头突然闪过,她恍然大悟,“你不会是……”
他以前都藏得很好,莺语完全无所察觉,可方才那个眼神,和莺语的不舍完全不同……
李荞安拭去泪水,摇了摇头。
惊诧过去,莺语心酸得眼泪又泛滥,“你……你怎么不说呢?宜尔干活虽快,对感情反应却慢极。你不说,她永远也不会知道的。”
李荞安轻声笑道:“说什么?我脂粉味太重,与宜尔本就是两路人。”
第36章 夫妻
天只亮了一半。灰蒙蒙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宜尔醒了。
她看了眼躺在自己身侧的村长媳妇齐富花,齐富花一条腿往外岔着,偶尔磨两下牙,发出锯木头一样的声音。
虽说仍在闭城,但再往外几百步就到风水城了。宜尔昨日夜里才到村子,将东西一堆塞在徐亮家中,但毕竟还未成亲,于是就借住到村长家。
她轻手轻脚从床上下去,披了件外衫就往外走。
前天夜里下的雪积得很厚,放眼望去整个村庄白茫茫一片。
这个时间,莺语应该还没醒,荞安……不知是不是正要睡下。听术璞说,他近来夜里总是睡不着。
宜尔又望了远处许久,回屋摸到床上躺下,闭目休息。毕竟今日要做的事很多。
半梦半醒间,齐富花将她叫醒,“丫头!丫头?丫头别睡了,该起来梳妆打扮了。”
宜尔眯着眼睛坐起身,只见齐富花笑着抱进来一盆水,“来,洗洗脸,我给你烧了热的。”
宜尔受宠若惊,赶紧下床,“麻烦大娘了。”
“客气什么?以后你也是咱村子里的人了。小亮就像我儿子似的,如今又多了你这个女儿,我欢喜得很!”
齐富花听说这嫁进来的陈宜尔也是个孤儿,两个苦命人做一对,叫人忍不住心疼。
宜尔洗完脸,又换了身干净长裙。她没有红色的衣裳,只穿了身比较接近的褐色衣裙。
她低头看向盖过脚面的裙子。平日为了干活方便她都穿的短款,难得穿这样长的还有些不大习惯。
齐富花拿了块巴掌大的红布过来
,系在宜尔发髻间,又用红绳帮她编了好几根小辫子。
宜尔没有耳洞,齐富花便在她头发上做满工夫,竭尽全力使她光彩照人。
宜尔也不懂妆点,齐富花又动作麻利地为她敷粉、涂脂……
看着铜镜中明艳的自己,宜尔不是很适应,越看越怪,最后干脆不看了,任由齐富花收拾。
折腾一番后也还剩了点时间,齐大娘又替宜尔梳梳头发、理理衣裙。
“娶媳妇咯!”屋外几声高呼,传来木梆子的敲打声和竹哨子声。
齐富花笑弯了眼,“来了来了!”
宜尔扶了扶发髻,点点头,“嗯。”
她由着齐富花带出去,正见那个高大的男人牵着只挂着铃铛和红花的驴站在外头,他紧实的腰间也缠了一圈红布,身旁是村里的熟人在兴奋叫唤,木梆子敲得更响。
热闹中,他凛着浓眉,一副冷然凶恶的模样。
朋友撞了他一下,“笑一个呀!陈妹子别怕,看到媳妇美若天仙他太紧张了!”
宜尔被奉承话逗笑,摇摇头,“没事。”
她骑上驴,徐亮牵着驴往前走,绕村一周。齐富花跟在后头抛撒花生、枣子,引得孩童们追了一路哄抢。
宜尔看着小男孩将红枣塞进衣襟,原本放在衣襟里的花生掉落出来,骨碌碌滚进田地。
一路遇到不少村民,人人都笑着祝福他们,宜尔觉得也该笑着回应,所以她一路扬着笑,笑得嘴角都有些僵硬了。徐亮则一直紧绷着一张脸,别人说什么他都只点点头。
终于绕回徐亮屋宅,小小的场坝里挤满了人,大冬天竟生出几分热意。
宜尔从驴上下来,顿时涌上一波又一波的人来说吉祥话。有时宜尔脸都还没看清,面前的人就换了一个,光听见说话声。
徐亮独身一人,连个亲戚也无,于是便由齐富花搀着宜尔跨过装着柴火灰的陶盆,走进堂屋。
堂屋的墙上糊着一张大红“囍”字,屋中央的旧木桌上则摆着一对红烛和香炉,静静燃烧、飘摇着。
说笑祝福声中,宜尔、徐亮对着中央的“天地桌”一拜,又转身朝向灶台一拜,最后两人面面相对。
徐亮低着头看她,宜尔有些失神,见对方弯下身她才回过神跟着一鞠躬。
“礼成!”齐富花兴奋地揽住两人后背往一处推,“往后你们就是夫妻了,要互帮互助,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啊!”
“我明白。”徐亮往前走半步。
宜尔:“多谢齐大娘。”
“欸!酒!酒还没喝!”邻居的庞大哥端着两只粗瓷碗挤过来,一人给了一只。
粗瓷碗中是自酿的米酒,浅浅一层,宜尔、徐亮各喝一口,又交换彼此的碗将余酒饮尽。
酒很甜,咽下去后口中仍留着一股清甜气。
大婶大叔们抓过盘里的花生、瓜子、红枣撒来,大声喊:“早生贵子!”
人高马大的徐亮站在宜尔前头,东西全砸在他身上。
礼成之后便是婚宴。
“我去厨房帮柳叔他们。”徐亮撂下这句话就匆匆走了。
昨夜宜尔搬东西来时,徐亮在屋子里忙活没出来见她,最后离开也没能见上一面,这是他们继上次茶馆后的第一次对话。
齐富花见徐亮走了,拉过宜尔,拍拍她手背,“别介意,你们这婚事紧,小亮昨日又连夜赶工才空出时间,现在估计还迷糊着呢,说话不大体贴。”
宜尔点头,“我明白。真的要多谢你们。”
“哪的话呀,对了,小亮烧的一手好菜,你可是有口福了~只可惜时间短,有的大菜来不及准备。不过往后有的是时间。”
“嗯。可有什么我能做的?”
齐富花将她拉进屋中,“新娘子就好好歇着吧,这一大早大家就在劈柴烧水熬汤了,就剩几个菜炒炒,很快的。”
宜尔点首。她在屋里坐了一会儿有些无聊,走出来看村长帮他们记随礼。
亲友邻里给的都很实在,有的提一捆青菜,有的拿几个鸡蛋,条件稍好的给几文钱。
宜尔悄悄坐在村长后头,看他笑着跟每个村民聊天,说些家长里短。
虽然匆忙,却有了一个很热闹的婚礼。宜尔不禁如此想。
正如齐富花所说,宴席很快就备好了。
村民们自己抬了桌凳过来,还带了碗筷,在饭菜摆好后就等着徐亮、宜尔。
徐亮从后厨回来,头发凌乱了些,他站在宜尔身侧,举起酒杯,沉声道:“多谢乡里乡亲。”
乡亲们笑声爽朗,打趣道:“说点吉祥话啊!”
“新娘子也说两句!”
宜尔望着他们,轻轻地笑着。不知为何,虽然她人在此地,却又似乎不在此地。心中有个地方空落落的。
是因为路途稍远、莺语他们无暇来参加吗?还是因为嫁到异地备感孤寂?
宜尔想不明白。
徐亮不善言辞,说不出多的话,直接叫众人开饭。
没有座位的人站在桌旁吃,边吃边吆喝:“新郎官多吃点!”
徐亮在远处抬起手以示回应。
徐亮盛了两碗酒,他的多些,宜尔的少些,挨桌给前来帮忙的邻里乡亲敬酒,也向宜尔挨个介绍。
宜尔努力去记,有时他讲得快了,宜尔露出茫然的神情,一桌人便哈哈大笑起来。
时间就在这样的热闹中溜走,天色渐暗。
宴席间喝醉了不少人,人们扛着醉酒的亲友向这对新婚夫妻辞别。
天完全黑去时,宜尔同徐亮被推到房门前,几个年轻小伙子起哄叫徐亮抱着宜尔转一圈。
宜尔看向徐亮,徐亮犹豫一会儿后将她打横抱起,老老实实地转了一圈。
“好了。”他放下宜尔。
小伙子们很是满意,由于第二天还有活计要忙,他们挥手告别。
宜尔同徐亮走进房间。
徐亮的房间里有一个巨大的木架,木架由许多格子构成,却空荡荡的,什么也没有。
两人沉默着洗漱,宜尔将头上的东西都拆卸下来,坐到床边去。
床上铺着干净的被褥,床头撒了把花生红枣。
宜尔攥着床褥,心跳渐渐加快。
肩膀上落下力道,宜尔一颤,扭头看去徐亮递了支木花簪子过来。
“送你的。”他的浓眉大眼显出一种局促。
宜尔抚过上面的花瓣纹路,“你自己做的?”
“嗯。”徐亮坐到她身侧,中间隔了半个人的位置。
“多谢……我忘记准备东西给你了,抱歉。”
站在身前的李荞安没应声,莺语奇怪地走上前去,却见一滴清亮的泪水正落进雪地。
一种异样的感觉在莺语心口炸开,以前从未有过的念头突然闪过,她恍然大悟,“你不会是……”
他以前都藏得很好,莺语完全无所察觉,可方才那个眼神,和莺语的不舍完全不同……
李荞安拭去泪水,摇了摇头。
惊诧过去,莺语心酸得眼泪又泛滥,“你……你怎么不说呢?宜尔干活虽快,对感情反应却慢极。你不说,她永远也不会知道的。”
李荞安轻声笑道:“说什么?我脂粉味太重,与宜尔本就是两路人。”
第36章 夫妻
天只亮了一半。灰蒙蒙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宜尔醒了。
她看了眼躺在自己身侧的村长媳妇齐富花,齐富花一条腿往外岔着,偶尔磨两下牙,发出锯木头一样的声音。
虽说仍在闭城,但再往外几百步就到风水城了。宜尔昨日夜里才到村子,将东西一堆塞在徐亮家中,但毕竟还未成亲,于是就借住到村长家。
她轻手轻脚从床上下去,披了件外衫就往外走。
前天夜里下的雪积得很厚,放眼望去整个村庄白茫茫一片。
这个时间,莺语应该还没醒,荞安……不知是不是正要睡下。听术璞说,他近来夜里总是睡不着。
宜尔又望了远处许久,回屋摸到床上躺下,闭目休息。毕竟今日要做的事很多。
半梦半醒间,齐富花将她叫醒,“丫头!丫头?丫头别睡了,该起来梳妆打扮了。”
宜尔眯着眼睛坐起身,只见齐富花笑着抱进来一盆水,“来,洗洗脸,我给你烧了热的。”
宜尔受宠若惊,赶紧下床,“麻烦大娘了。”
“客气什么?以后你也是咱村子里的人了。小亮就像我儿子似的,如今又多了你这个女儿,我欢喜得很!”
齐富花听说这嫁进来的陈宜尔也是个孤儿,两个苦命人做一对,叫人忍不住心疼。
宜尔洗完脸,又换了身干净长裙。她没有红色的衣裳,只穿了身比较接近的褐色衣裙。
她低头看向盖过脚面的裙子。平日为了干活方便她都穿的短款,难得穿这样长的还有些不大习惯。
齐富花拿了块巴掌大的红布过来
,系在宜尔发髻间,又用红绳帮她编了好几根小辫子。
宜尔没有耳洞,齐富花便在她头发上做满工夫,竭尽全力使她光彩照人。
宜尔也不懂妆点,齐富花又动作麻利地为她敷粉、涂脂……
看着铜镜中明艳的自己,宜尔不是很适应,越看越怪,最后干脆不看了,任由齐富花收拾。
折腾一番后也还剩了点时间,齐大娘又替宜尔梳梳头发、理理衣裙。
“娶媳妇咯!”屋外几声高呼,传来木梆子的敲打声和竹哨子声。
齐富花笑弯了眼,“来了来了!”
宜尔扶了扶发髻,点点头,“嗯。”
她由着齐富花带出去,正见那个高大的男人牵着只挂着铃铛和红花的驴站在外头,他紧实的腰间也缠了一圈红布,身旁是村里的熟人在兴奋叫唤,木梆子敲得更响。
热闹中,他凛着浓眉,一副冷然凶恶的模样。
朋友撞了他一下,“笑一个呀!陈妹子别怕,看到媳妇美若天仙他太紧张了!”
宜尔被奉承话逗笑,摇摇头,“没事。”
她骑上驴,徐亮牵着驴往前走,绕村一周。齐富花跟在后头抛撒花生、枣子,引得孩童们追了一路哄抢。
宜尔看着小男孩将红枣塞进衣襟,原本放在衣襟里的花生掉落出来,骨碌碌滚进田地。
一路遇到不少村民,人人都笑着祝福他们,宜尔觉得也该笑着回应,所以她一路扬着笑,笑得嘴角都有些僵硬了。徐亮则一直紧绷着一张脸,别人说什么他都只点点头。
终于绕回徐亮屋宅,小小的场坝里挤满了人,大冬天竟生出几分热意。
宜尔从驴上下来,顿时涌上一波又一波的人来说吉祥话。有时宜尔脸都还没看清,面前的人就换了一个,光听见说话声。
徐亮独身一人,连个亲戚也无,于是便由齐富花搀着宜尔跨过装着柴火灰的陶盆,走进堂屋。
堂屋的墙上糊着一张大红“囍”字,屋中央的旧木桌上则摆着一对红烛和香炉,静静燃烧、飘摇着。
说笑祝福声中,宜尔、徐亮对着中央的“天地桌”一拜,又转身朝向灶台一拜,最后两人面面相对。
徐亮低着头看她,宜尔有些失神,见对方弯下身她才回过神跟着一鞠躬。
“礼成!”齐富花兴奋地揽住两人后背往一处推,“往后你们就是夫妻了,要互帮互助,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啊!”
“我明白。”徐亮往前走半步。
宜尔:“多谢齐大娘。”
“欸!酒!酒还没喝!”邻居的庞大哥端着两只粗瓷碗挤过来,一人给了一只。
粗瓷碗中是自酿的米酒,浅浅一层,宜尔、徐亮各喝一口,又交换彼此的碗将余酒饮尽。
酒很甜,咽下去后口中仍留着一股清甜气。
大婶大叔们抓过盘里的花生、瓜子、红枣撒来,大声喊:“早生贵子!”
人高马大的徐亮站在宜尔前头,东西全砸在他身上。
礼成之后便是婚宴。
“我去厨房帮柳叔他们。”徐亮撂下这句话就匆匆走了。
昨夜宜尔搬东西来时,徐亮在屋子里忙活没出来见她,最后离开也没能见上一面,这是他们继上次茶馆后的第一次对话。
齐富花见徐亮走了,拉过宜尔,拍拍她手背,“别介意,你们这婚事紧,小亮昨日又连夜赶工才空出时间,现在估计还迷糊着呢,说话不大体贴。”
宜尔点头,“我明白。真的要多谢你们。”
“哪的话呀,对了,小亮烧的一手好菜,你可是有口福了~只可惜时间短,有的大菜来不及准备。不过往后有的是时间。”
“嗯。可有什么我能做的?”
齐富花将她拉进屋中,“新娘子就好好歇着吧,这一大早大家就在劈柴烧水熬汤了,就剩几个菜炒炒,很快的。”
宜尔点首。她在屋里坐了一会儿有些无聊,走出来看村长帮他们记随礼。
亲友邻里给的都很实在,有的提一捆青菜,有的拿几个鸡蛋,条件稍好的给几文钱。
宜尔悄悄坐在村长后头,看他笑着跟每个村民聊天,说些家长里短。
虽然匆忙,却有了一个很热闹的婚礼。宜尔不禁如此想。
正如齐富花所说,宴席很快就备好了。
村民们自己抬了桌凳过来,还带了碗筷,在饭菜摆好后就等着徐亮、宜尔。
徐亮从后厨回来,头发凌乱了些,他站在宜尔身侧,举起酒杯,沉声道:“多谢乡里乡亲。”
乡亲们笑声爽朗,打趣道:“说点吉祥话啊!”
“新娘子也说两句!”
宜尔望着他们,轻轻地笑着。不知为何,虽然她人在此地,却又似乎不在此地。心中有个地方空落落的。
是因为路途稍远、莺语他们无暇来参加吗?还是因为嫁到异地备感孤寂?
宜尔想不明白。
徐亮不善言辞,说不出多的话,直接叫众人开饭。
没有座位的人站在桌旁吃,边吃边吆喝:“新郎官多吃点!”
徐亮在远处抬起手以示回应。
徐亮盛了两碗酒,他的多些,宜尔的少些,挨桌给前来帮忙的邻里乡亲敬酒,也向宜尔挨个介绍。
宜尔努力去记,有时他讲得快了,宜尔露出茫然的神情,一桌人便哈哈大笑起来。
时间就在这样的热闹中溜走,天色渐暗。
宴席间喝醉了不少人,人们扛着醉酒的亲友向这对新婚夫妻辞别。
天完全黑去时,宜尔同徐亮被推到房门前,几个年轻小伙子起哄叫徐亮抱着宜尔转一圈。
宜尔看向徐亮,徐亮犹豫一会儿后将她打横抱起,老老实实地转了一圈。
“好了。”他放下宜尔。
小伙子们很是满意,由于第二天还有活计要忙,他们挥手告别。
宜尔同徐亮走进房间。
徐亮的房间里有一个巨大的木架,木架由许多格子构成,却空荡荡的,什么也没有。
两人沉默着洗漱,宜尔将头上的东西都拆卸下来,坐到床边去。
床上铺着干净的被褥,床头撒了把花生红枣。
宜尔攥着床褥,心跳渐渐加快。
肩膀上落下力道,宜尔一颤,扭头看去徐亮递了支木花簪子过来。
“送你的。”他的浓眉大眼显出一种局促。
宜尔抚过上面的花瓣纹路,“你自己做的?”
“嗯。”徐亮坐到她身侧,中间隔了半个人的位置。
“多谢……我忘记准备东西给你了,抱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