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
住持却笑着摆了摆手:“非也,小施主。”
顾云篱一顿,不明所以地看着这老僧。
他穿着朱红的朴素袈裟,佝偻着身子,轻轻点了点身前的小案。
“为佛陀捐献功德,是为自己积累善缘,施主此话不错。”他声音沙哑低沉,就好像普陀寺那口古钟,悠远,古朴,沉寂。“世人向佛陀跪拜,无非四种:感应、恭敬、忏悔……无相。”
顾云篱颔首。
“那施主向佛陀跪拜,又是为何?”说着,住持收回了手,“求财?求安康?求庇佑?”
顾云篱一噎,回忆方才,似乎并未在佛前发愿。她所求不过查清旧事,平反冤屈,但那是她自己的事情,更不指望这些虚无缥缈的神佛来为她实现。
是而,她思索片刻,并未答话。
“我观施主,眉宇凝愁,细想来,是有根深的心事,久跪于我佛前,也是旧事未了。”
顾云篱终于轻轻挑了挑眉,脸上浮现出些淡淡的讶异。
“住持阅人无数,资历丰久,我的心事于您不过是一眼可看破的。”她道。
住持摇头:“不敢、不敢。寻常见不得施主,今日得见,便送施主一句话。”
顾云篱恭敬道:“晚辈洗耳恭听。”
“无他……若想破心魔迷障,唯有与其相争。心事扰人,更不该是纠缠施主一生的桎梏,前路如何,还需施主躬行试之。”
语罢,住持又慈祥地笑了笑:“老朽……言尽于此。”
“住持明心慧眼,您的话,晚辈记住了。”
两人起身,各自作揖拜别。
出了禅房,才发现天又阴了下来,空气潮湿闷热,像是有一块棉花堵在胸口,憋得难受。顾云篱想起方才住持那句“眉宇凝愁”,便情不自禁抬手抚上眉心,问一旁的清霜:“我当真看着愁眉不展吗?”
清霜仰起头,眯起眼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,得出结论:“我看姐姐……额头光洁,眉心干净,哪里是愁眉不展的样子了。”
可这住持却偏偏能说出来自己困扰之事,就好像有人刻意安排他出现,给自己一记警钟一般。
说不准真的是什么得道高僧。
顾云篱叹了口气,昂首看了眼半边阴下来的天,提起裙角走下台阶:“快走吧,过会儿下雨了就不好走了。”
两人匆匆向外走,一边走,清霜一边庆幸道:“还好出门前拿了把伞,一会儿真下来雨,还不知怎么办。”
紧接着,顾云篱便有些怀疑今天出门是不是没看黄历,清霜话音一落,她便觉着一滴雨水滴落在脸上,顺着皮肤便滑进了颈窝。
自然,清霜也感受到了一滴雨丝,她快速地捂住嘴,无辜地睁着两个圆眼,心虚地看着顾云篱。
后者没有多话,无奈地看她一眼,立刻撑开了伞招呼她:“快走吧,晚些就没有马车了!”
走出寺院外,市集中的人都纷纷卷起铺盖车摊,赶着落雨前离开。可供出租的马车已然不多,清霜眼亮,一眼便看见了那最后一辆,立刻便奔向车驾,可刚到车边,一开口,另一个声音便同时跟着她出现:“大哥,我要租这辆车!”
顾云篱撑着伞走近,这才看见林慕禾正站在几步开外的木质廊檐下,静静地等待着小叶。
清霜噎住了,手心里还捏着铜板,刚想一屁股挤开这人,扭头却发现这人正是小叶,她一下子便没了音,转头向顾云篱征询意见。
“罢了。”顾云篱摇头,将清霜递钱的手按了回来,“林姑娘大病初愈,还是让她们先走吧。”
清霜撇撇嘴,乖乖退到了一旁。
“你家娘子大病初愈,不宜出行,回去多为她煮些梨汤败火。”顾云篱忍不住,又轻声叮嘱了小叶一句。
小叶抿唇,眼里看着有些湿润,恍神了一瞬,这才连连鞠躬道谢。
“顾神医,我家娘子的病……”犹豫了半天,她还是问了出来。
“……我自会留意。”这次,顾云篱停顿了良久,才缓缓答。
不知何时,小叶眼角又洇出湿意,她抬手抹了一把:“有顾神医这句话我便放心了,多谢您!”语罢,便向着林慕禾跑去,将她带到马车边。
清霜默默站在一边,和顾云篱挤了一把伞,手指又绞在一起,发愁该如何离开。
耳边传来脚步声,林慕禾走来,这回她似乎是没发现顾云篱在,由着小叶在下面扶着,缓缓登上马车。
可就在刚刚要撩开车帘时,她却身形一顿,有所察觉似的侧首,试探着问了一句:“顾神医?”
吃惊于她的觉察力,顾云篱飞快地眨了一下眼,淡淡回:“林姑娘。”
“天将欲雨,为何还在此逗留?”
“等人。”顾云篱随口胡诌了一句,心照不宣地,她和小叶都不太想让林慕禾知道是自己把这辆仅剩的马车留给她的。
“夏日恐生暴雨,顾神医早回。”林慕禾顿了顿,倒是不疑有他,勾唇又笑,“再会。”
“路上小心,再会。”顾云篱想要招手作别,可一想到她看不见,便作罢将手垂在了身侧。
说罢,林慕禾便转身进了马车。
小叶回头感激地朝顾云篱点头示意了一番,也跟着钻了进去。
车夫扬起马鞭,低喝了一声,催动着马匹带起马车,驶入了车道。
车轮滚动,不消片刻,便带着马车一同消失在了两人的视野当中。
直到身边的喧嚣声逐渐沉寂下来,顾神医这才缓缓收回了视线。
丝丝微雨已经落在伞面上,发出细微的噼啪声,好像就这般驱散了些许炎热。
“姐姐,咱们怎么回去啊?”地皮已经微微湿润,清霜往顾云篱身边缩了缩,警惕雨滴打湿裙子,问。
这确实是个问题了,顾云篱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佛寺,心想若雨不停就干脆在这借宿一晚罢了,正要开口,就听有人喊了她一声。
“顾神医!”是个女人的声音。
“还真是你!可是没车马回不去了?”女人簪花戴银,一身干练的短褐褙子,从马车里探出头来,笑得热切。
顾云篱眯了眯眼认真去看,实在没认出这位热情的大姐,倒是清霜识得,咧嘴笑起来跑了过去:“六娘子!”
六娘子?医馆每日看诊的人数众多,顾云篱性子冷淡疏离,不喜与无关的人交际,自她出世救过的人太多,什么“含娘子”、“月娘子”叫得都忘了谁是谁,就更别提这位了。
“回镇子里去?走吧,我这车里还容得下人,一道捎你们去吧!”
车内简朴,但却雅致地焚香,时今豊人不论王公布衣都爱附庸风雅,这倒并不稀奇。
那六娘子似乎采买了不少东西,在外面打点,车内便只剩下两人。
顾云篱盯着那小香炉许久,只觉得这味香甚是熟悉,便问起方才热切打招呼的清霜:“你倒还记得她,我却没什么印象了。”
清霜正摆弄那小桌上的六角香囊,闻言回她:“姐姐只管治病救人,记不得也是正常,我也并非都记得,只是这位有些印象深刻罢了。”
“印象深刻?”
“你都忘啦?”清霜坐正,“三个月前师父正要引我们去交趾国引药材,却收了封来信,正是这位六娘子的,只是那时咱们急着去接引,是而礼貌回绝了。”
“那信里说了什么?”
“哎,姐姐可还记得,刚来江宁府时在那乐府司救下的那群人?”
乐府司,乃是东京教坊司分设于地方的教坊分处,江南之地,这样的地方更多,然而,明着说是为了王公贵族家置办筵席拨弄风月才遴选的乐工,私底下,却有不少可怜无辜的女子深受其害,被用这冠冕堂皇的理由被掳去了更不见天日的地方。
这是极为阴私的事情,多年来,朝廷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说到这里,顾云篱总算记起来些事情了。
那位六娘子,正是因冬时过了,手指生冻疮废了不能弹奏的乐工,被当作垃圾一样从乐府司里赶了出来,与她一道的,还有不少人,冰天雪地的,那么一大帮瘦弱伶仃的乐人被扫地出门,冻死的冻死,重病的重病,好不可怜。
她们途径那处,见了这群人,终是于心不忍,便在破庙里为她们诊治。这位六娘子性子比余下人泼辣些,更像是领头的,也只是手指生疮。
医治过罢,想着她们被赶出来,没有依靠,更无处吃饭,就索性教她们制香,在如今这人人爱香的世道,也能换些零用不至于饿死。
之后的事情,顾云篱便无从得知了。
“信里说,她们因着姐姐给的香方子,赚了些钱财,如今也有了容身之所,正想着越做越大呢,便想报答姐姐当时之恩。”
眨了眨眼,顾云篱有些惊奇,没想到随手善举,便救了这么些人,当真是造化无穷。
“报答便谈不上了,”顾云篱看着那尊小香炉,总算记起这熟悉感的来处,“我也只是教个法子而已,赚再多,也是她们自食其力。”
顾云篱一顿,不明所以地看着这老僧。
他穿着朱红的朴素袈裟,佝偻着身子,轻轻点了点身前的小案。
“为佛陀捐献功德,是为自己积累善缘,施主此话不错。”他声音沙哑低沉,就好像普陀寺那口古钟,悠远,古朴,沉寂。“世人向佛陀跪拜,无非四种:感应、恭敬、忏悔……无相。”
顾云篱颔首。
“那施主向佛陀跪拜,又是为何?”说着,住持收回了手,“求财?求安康?求庇佑?”
顾云篱一噎,回忆方才,似乎并未在佛前发愿。她所求不过查清旧事,平反冤屈,但那是她自己的事情,更不指望这些虚无缥缈的神佛来为她实现。
是而,她思索片刻,并未答话。
“我观施主,眉宇凝愁,细想来,是有根深的心事,久跪于我佛前,也是旧事未了。”
顾云篱终于轻轻挑了挑眉,脸上浮现出些淡淡的讶异。
“住持阅人无数,资历丰久,我的心事于您不过是一眼可看破的。”她道。
住持摇头:“不敢、不敢。寻常见不得施主,今日得见,便送施主一句话。”
顾云篱恭敬道:“晚辈洗耳恭听。”
“无他……若想破心魔迷障,唯有与其相争。心事扰人,更不该是纠缠施主一生的桎梏,前路如何,还需施主躬行试之。”
语罢,住持又慈祥地笑了笑:“老朽……言尽于此。”
“住持明心慧眼,您的话,晚辈记住了。”
两人起身,各自作揖拜别。
出了禅房,才发现天又阴了下来,空气潮湿闷热,像是有一块棉花堵在胸口,憋得难受。顾云篱想起方才住持那句“眉宇凝愁”,便情不自禁抬手抚上眉心,问一旁的清霜:“我当真看着愁眉不展吗?”
清霜仰起头,眯起眼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,得出结论:“我看姐姐……额头光洁,眉心干净,哪里是愁眉不展的样子了。”
可这住持却偏偏能说出来自己困扰之事,就好像有人刻意安排他出现,给自己一记警钟一般。
说不准真的是什么得道高僧。
顾云篱叹了口气,昂首看了眼半边阴下来的天,提起裙角走下台阶:“快走吧,过会儿下雨了就不好走了。”
两人匆匆向外走,一边走,清霜一边庆幸道:“还好出门前拿了把伞,一会儿真下来雨,还不知怎么办。”
紧接着,顾云篱便有些怀疑今天出门是不是没看黄历,清霜话音一落,她便觉着一滴雨水滴落在脸上,顺着皮肤便滑进了颈窝。
自然,清霜也感受到了一滴雨丝,她快速地捂住嘴,无辜地睁着两个圆眼,心虚地看着顾云篱。
后者没有多话,无奈地看她一眼,立刻撑开了伞招呼她:“快走吧,晚些就没有马车了!”
走出寺院外,市集中的人都纷纷卷起铺盖车摊,赶着落雨前离开。可供出租的马车已然不多,清霜眼亮,一眼便看见了那最后一辆,立刻便奔向车驾,可刚到车边,一开口,另一个声音便同时跟着她出现:“大哥,我要租这辆车!”
顾云篱撑着伞走近,这才看见林慕禾正站在几步开外的木质廊檐下,静静地等待着小叶。
清霜噎住了,手心里还捏着铜板,刚想一屁股挤开这人,扭头却发现这人正是小叶,她一下子便没了音,转头向顾云篱征询意见。
“罢了。”顾云篱摇头,将清霜递钱的手按了回来,“林姑娘大病初愈,还是让她们先走吧。”
清霜撇撇嘴,乖乖退到了一旁。
“你家娘子大病初愈,不宜出行,回去多为她煮些梨汤败火。”顾云篱忍不住,又轻声叮嘱了小叶一句。
小叶抿唇,眼里看着有些湿润,恍神了一瞬,这才连连鞠躬道谢。
“顾神医,我家娘子的病……”犹豫了半天,她还是问了出来。
“……我自会留意。”这次,顾云篱停顿了良久,才缓缓答。
不知何时,小叶眼角又洇出湿意,她抬手抹了一把:“有顾神医这句话我便放心了,多谢您!”语罢,便向着林慕禾跑去,将她带到马车边。
清霜默默站在一边,和顾云篱挤了一把伞,手指又绞在一起,发愁该如何离开。
耳边传来脚步声,林慕禾走来,这回她似乎是没发现顾云篱在,由着小叶在下面扶着,缓缓登上马车。
可就在刚刚要撩开车帘时,她却身形一顿,有所察觉似的侧首,试探着问了一句:“顾神医?”
吃惊于她的觉察力,顾云篱飞快地眨了一下眼,淡淡回:“林姑娘。”
“天将欲雨,为何还在此逗留?”
“等人。”顾云篱随口胡诌了一句,心照不宣地,她和小叶都不太想让林慕禾知道是自己把这辆仅剩的马车留给她的。
“夏日恐生暴雨,顾神医早回。”林慕禾顿了顿,倒是不疑有他,勾唇又笑,“再会。”
“路上小心,再会。”顾云篱想要招手作别,可一想到她看不见,便作罢将手垂在了身侧。
说罢,林慕禾便转身进了马车。
小叶回头感激地朝顾云篱点头示意了一番,也跟着钻了进去。
车夫扬起马鞭,低喝了一声,催动着马匹带起马车,驶入了车道。
车轮滚动,不消片刻,便带着马车一同消失在了两人的视野当中。
直到身边的喧嚣声逐渐沉寂下来,顾神医这才缓缓收回了视线。
丝丝微雨已经落在伞面上,发出细微的噼啪声,好像就这般驱散了些许炎热。
“姐姐,咱们怎么回去啊?”地皮已经微微湿润,清霜往顾云篱身边缩了缩,警惕雨滴打湿裙子,问。
这确实是个问题了,顾云篱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佛寺,心想若雨不停就干脆在这借宿一晚罢了,正要开口,就听有人喊了她一声。
“顾神医!”是个女人的声音。
“还真是你!可是没车马回不去了?”女人簪花戴银,一身干练的短褐褙子,从马车里探出头来,笑得热切。
顾云篱眯了眯眼认真去看,实在没认出这位热情的大姐,倒是清霜识得,咧嘴笑起来跑了过去:“六娘子!”
六娘子?医馆每日看诊的人数众多,顾云篱性子冷淡疏离,不喜与无关的人交际,自她出世救过的人太多,什么“含娘子”、“月娘子”叫得都忘了谁是谁,就更别提这位了。
“回镇子里去?走吧,我这车里还容得下人,一道捎你们去吧!”
车内简朴,但却雅致地焚香,时今豊人不论王公布衣都爱附庸风雅,这倒并不稀奇。
那六娘子似乎采买了不少东西,在外面打点,车内便只剩下两人。
顾云篱盯着那小香炉许久,只觉得这味香甚是熟悉,便问起方才热切打招呼的清霜:“你倒还记得她,我却没什么印象了。”
清霜正摆弄那小桌上的六角香囊,闻言回她:“姐姐只管治病救人,记不得也是正常,我也并非都记得,只是这位有些印象深刻罢了。”
“印象深刻?”
“你都忘啦?”清霜坐正,“三个月前师父正要引我们去交趾国引药材,却收了封来信,正是这位六娘子的,只是那时咱们急着去接引,是而礼貌回绝了。”
“那信里说了什么?”
“哎,姐姐可还记得,刚来江宁府时在那乐府司救下的那群人?”
乐府司,乃是东京教坊司分设于地方的教坊分处,江南之地,这样的地方更多,然而,明着说是为了王公贵族家置办筵席拨弄风月才遴选的乐工,私底下,却有不少可怜无辜的女子深受其害,被用这冠冕堂皇的理由被掳去了更不见天日的地方。
这是极为阴私的事情,多年来,朝廷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说到这里,顾云篱总算记起来些事情了。
那位六娘子,正是因冬时过了,手指生冻疮废了不能弹奏的乐工,被当作垃圾一样从乐府司里赶了出来,与她一道的,还有不少人,冰天雪地的,那么一大帮瘦弱伶仃的乐人被扫地出门,冻死的冻死,重病的重病,好不可怜。
她们途径那处,见了这群人,终是于心不忍,便在破庙里为她们诊治。这位六娘子性子比余下人泼辣些,更像是领头的,也只是手指生疮。
医治过罢,想着她们被赶出来,没有依靠,更无处吃饭,就索性教她们制香,在如今这人人爱香的世道,也能换些零用不至于饿死。
之后的事情,顾云篱便无从得知了。
“信里说,她们因着姐姐给的香方子,赚了些钱财,如今也有了容身之所,正想着越做越大呢,便想报答姐姐当时之恩。”
眨了眨眼,顾云篱有些惊奇,没想到随手善举,便救了这么些人,当真是造化无穷。
“报答便谈不上了,”顾云篱看着那尊小香炉,总算记起这熟悉感的来处,“我也只是教个法子而已,赚再多,也是她们自食其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