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
余锦康回忆,余母怀孕时做梦都想要一个乖巧的女儿,等他出生后,希望破灭,但他从小长得干净秀气,就算被当成女孩养,也不违和。
“后来长大,爸妈不再给我穿小女孩的衣服。”
“但是,舞台剧的表演,反串角色是很正常的。”
直到现在,他都还记得,那天站在香江音乐厅门口,自己有多兴奋。
他准备的剧目,是《白雪公主》片段。余锦康在家练习了一次又一次,他用不同的声线,表演皇后与魔镜的对话,妈妈说他一定能拿到最佳演出奖,奖品是一套儿童剧场独家定制的演出服。
“你们不会知道我有多期待。”余锦康沉默良久,眸中的光逐渐黯淡,“是他们,毁了这场演出。”
当年的余锦康,并没有意识到,在心底,他认同自己应该是一个女孩。
母亲租的演出服非常廉价,但他很满足,期待地等待着化妆师为他化上舞台妆。
“是华丽的演出服。”余锦康的神情有些陶醉,“蓬蓬的大裙摆。”
儿童剧场里,奇形怪状的人多了。
有模仿小红帽的男生,有一人分饰两角扮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女生,还有穿着小鸭子服装唱儿歌时嘎嘎乱叫的双胞胎。
郑世鸿的嘲笑,却偏偏落在他一个人身上。
长大后,余锦康才知道,那时刚进入这个行业的郑世鸿,同样被人笑话,他把这份屈辱,转嫁给更加弱小的存在。
“他不愿意帮我化妆。”余锦康说,“他说,男孩子化什么妆?”
但是,他演的是白雪公主的继母。
戴着假发,穿着蓬蓬裙,还套了一双妈妈的高跟鞋,一切准备就绪,只剩夸张的舞台妆了。
儿时的余锦康,一直等着,就像是等待郑世鸿的恩赐,希望他转头看自己一眼。
然而,他没有理会自己。
最后,余锦康坐在椅子上,偷偷用了化妆师的化妆品。
他不会用,将嘴唇涂得很红,脸颊上的腮红也成了猴子屁股。
搭建舞台的马国华经过,不经意踩到他脚边的高跟鞋,由上至下打量他好几眼,发出刺耳的笑声。
郑世鸿注意到他偷用化妆品,非常生气,将唇膏旋出,烦躁地在他的唇角用力摁压。
红色的膏体往上延展,像在微笑,更像小丑。
余锦康清楚地记得,那些刻薄的言语。
他们彼此之间根本不认识,却盲目地跟着领头的人哄笑。
化妆师郑世鸿一脸厌恶,戳他的眉头,讥讽他连眉毛都没有。
分早餐的老板冯耀文拿着一瓶牛奶回头问,是不是想学人去选港姐?
协助活动礼仪的张志强说,照照镜子啦,像鬼片里的纸扎人。
直到现在,余锦康仍旧觉得,他只是运气不好。
这么多人反串表演,就只有他,撞在了郑世鸿的枪口上。也许那天这位郑校长正好心情糟糕,剩下三位同样因为生活中的琐事烦心,想要找个宣泄的出口。
于是那些恶意,直直冲他而来。
那一年,余锦康十一岁。
那场演出,他本该是最后一位表演者。但台上的小主持人一遍一遍报幕,他却只是坐在镜子前,用纸巾将自己嘴上的口红擦干净,擦得嘴角都蹭破了皮。
妈妈在观众席上等不到他出场,在演出结束后来到后台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拉着他和大家拍大合照。
从那以后,余锦康不再表演,也不再穿女装,将蓬蓬的公主裙和假发藏在心底隐蔽的角落。
进入青春期后,他的眉毛慢慢变浓,为了让自己阳刚一些,他学柔道、跆拳道,只是个子依旧不高。
长大后的余锦康,总是强迫自己做很多事,并不快乐。
他的本能,他的天性,始终被压抑着,直到后来的某一天,他又想起母亲的高跟鞋。
“他们毁的,不仅仅是我期待已久的表演。”
“还有我十一岁以后的人生。”
祝晴:“为什么第一个向马国华下手?”
那些过往,就像是一段很长的噩梦。
“为什么……”余锦康如梦初醒,嘴角浮现诡异的笑,自顾自说道,“你们肯定想不到,他们知道我就是当年那个小孩时,是什么反应。”
“沙沙”声响回荡在密闭的审讯室里。
祝晴将笔录纸再翻过一页。
故事太长了,接下来他要讲述的,是详细的作案过程。
莫振邦敲了敲审讯桌:“继续吧。”
……
b组警员们,大多挤在观察室,只有盛放坚守在工位上。
翁督察来过一趟,挑着眉头打量这个小孩,但是孩子的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,自然又淡定。
来的时候,家乐、咏珊、豪仔什么的,都跟他说了——
这次最终破获案件,他外甥女是大功臣,翁督察可不会赶走他。
桌上台历明明白白地写着,今天是星期三。
一做起事,就没日没夜,连他们家的头等大事都忘记,真拿这孩子没办法!
为了不被打扰,进审讯室前,祝晴将bb机留在工位抽屉里。
现在,bb机响了好几次。
这个点打个没完,猜不到客户在工作吗?
盛放跑到文职警员面前,踮起脚尖,小手扒拉着桌面:“珍姐,我要回个电话。”
“你用吧。”珍姐失笑,拿起电话听筒弯腰递给他。
地产经纪熟悉的声音顺着电话线传过来。
今天是周三,他们约定好傍晚签临时合同。还有一些细节,需要再确认。
“晴仔在忙,和我确认。”
地产经纪那头沉默几秒:“让你们家能话事的大人听电话。”
盛放皱起小眉头。
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,王经纪根本不知道谁才是大佬。
“不买了!”少爷仔放狠话。
想了想,还是担心这套心仪许久的房子被别人买走。
放放舅舅咬着小米牙宣布:“其实是骗你的。”
第30章 外甥女太高兴,外甥女傻啦!
余锦康完整地讲述了犯案全过程。
也许是记忆中的讥笑声始终在纠缠,又或者是重新回忆起童年的高跟鞋,才终于找回真正的自己……余锦康认为,没有理由让伤害他的人那么好过。
初次见到他们,他十一岁,是记事的年纪,他将工作人员名单上这四个人的名字和职业牢牢记在心底,因此长大之后再去找他们,并不是难事。
余锦康计划的这起连环凶杀案,有着完整的预谋。
当年还是化妆师的郑世鸿,不愿意为他化妆,但当时还给自己找了个说辞,像是小男孩不需要这些花里胡哨的装饰之类的……起初他的态度只是冷漠,并非讥笑。
而先嘲讽余锦康的,其实应该是负责管理搭建舞台工人的马国华。
就像警方查到的那样,余锦康去应聘,顺利地留在集装箱厂工作,马国华成了他的管工。
人到中年,马国华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干劲,他大多数时候都在偷懒,得过且过,同时担忧着集装箱厂倒闭后,自己该何去何从。
听人说,他和妻子感情和睦,孩子们也非常孝顺,余锦康吃着盒饭,听工友们的议论,总是笑着的。心中已经设想过无数次他惨死的画面,光是默默回味,就已经让余锦康热血上涌,迫不及待。
“有这么幸福和谐的家庭,他一定很舍不得死吧。”余锦康说。
他用一周的时间,熟悉马国华工作表、家庭住址、上下班的路线等等……但直接下手,太容易暴露自己,因此,在离开集装厂后,余锦康去了新景酒店做泊车的工作。
酒店经理张志强是个目中无人的败类。
他将车钥匙丢给余锦康,用很高的姿态,由上至下地打量他,而后轻蔑地说,见过这么好的车子吗,别刮花了。
这位张经理喜欢为难人,但余锦康从来不会和他发生争执,同样只是盯着他看,在心底描绘一万次杀死他的细节,默默地陶醉。
他的死亡倒计时,早就已经开始。
“所以,其实杀人没有先后顺序,是随机的?”莫振邦说。
“只有郑世鸿,我把他留在最后一个。”余锦康冷静地抬起眼,又继续道,“去早餐铺工作,就太招摇了,一是冯耀文没有招人的打算,二是等到案发,警察很容易就会查到我身上。所以,我只是有事没事都去深水埗走一走,买些小吃解解馋。我不会特地打听冯耀文的事,不过他出轨被儿子打,整条深水埗哪个街坊不知道?可惜了,毕竟是亲生儿子,打老豆打得太轻,只是脸上挂了彩。”
第一次下手,余锦康选择的是马国华。
当时,他已经离开集装箱厂大约半年时间,工厂的人员流动本来就频繁,再加上在工作中他从未和管工产生摩擦,就算警方要查,也不会查到他身上。
“后来长大,爸妈不再给我穿小女孩的衣服。”
“但是,舞台剧的表演,反串角色是很正常的。”
直到现在,他都还记得,那天站在香江音乐厅门口,自己有多兴奋。
他准备的剧目,是《白雪公主》片段。余锦康在家练习了一次又一次,他用不同的声线,表演皇后与魔镜的对话,妈妈说他一定能拿到最佳演出奖,奖品是一套儿童剧场独家定制的演出服。
“你们不会知道我有多期待。”余锦康沉默良久,眸中的光逐渐黯淡,“是他们,毁了这场演出。”
当年的余锦康,并没有意识到,在心底,他认同自己应该是一个女孩。
母亲租的演出服非常廉价,但他很满足,期待地等待着化妆师为他化上舞台妆。
“是华丽的演出服。”余锦康的神情有些陶醉,“蓬蓬的大裙摆。”
儿童剧场里,奇形怪状的人多了。
有模仿小红帽的男生,有一人分饰两角扮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女生,还有穿着小鸭子服装唱儿歌时嘎嘎乱叫的双胞胎。
郑世鸿的嘲笑,却偏偏落在他一个人身上。
长大后,余锦康才知道,那时刚进入这个行业的郑世鸿,同样被人笑话,他把这份屈辱,转嫁给更加弱小的存在。
“他不愿意帮我化妆。”余锦康说,“他说,男孩子化什么妆?”
但是,他演的是白雪公主的继母。
戴着假发,穿着蓬蓬裙,还套了一双妈妈的高跟鞋,一切准备就绪,只剩夸张的舞台妆了。
儿时的余锦康,一直等着,就像是等待郑世鸿的恩赐,希望他转头看自己一眼。
然而,他没有理会自己。
最后,余锦康坐在椅子上,偷偷用了化妆师的化妆品。
他不会用,将嘴唇涂得很红,脸颊上的腮红也成了猴子屁股。
搭建舞台的马国华经过,不经意踩到他脚边的高跟鞋,由上至下打量他好几眼,发出刺耳的笑声。
郑世鸿注意到他偷用化妆品,非常生气,将唇膏旋出,烦躁地在他的唇角用力摁压。
红色的膏体往上延展,像在微笑,更像小丑。
余锦康清楚地记得,那些刻薄的言语。
他们彼此之间根本不认识,却盲目地跟着领头的人哄笑。
化妆师郑世鸿一脸厌恶,戳他的眉头,讥讽他连眉毛都没有。
分早餐的老板冯耀文拿着一瓶牛奶回头问,是不是想学人去选港姐?
协助活动礼仪的张志强说,照照镜子啦,像鬼片里的纸扎人。
直到现在,余锦康仍旧觉得,他只是运气不好。
这么多人反串表演,就只有他,撞在了郑世鸿的枪口上。也许那天这位郑校长正好心情糟糕,剩下三位同样因为生活中的琐事烦心,想要找个宣泄的出口。
于是那些恶意,直直冲他而来。
那一年,余锦康十一岁。
那场演出,他本该是最后一位表演者。但台上的小主持人一遍一遍报幕,他却只是坐在镜子前,用纸巾将自己嘴上的口红擦干净,擦得嘴角都蹭破了皮。
妈妈在观众席上等不到他出场,在演出结束后来到后台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拉着他和大家拍大合照。
从那以后,余锦康不再表演,也不再穿女装,将蓬蓬的公主裙和假发藏在心底隐蔽的角落。
进入青春期后,他的眉毛慢慢变浓,为了让自己阳刚一些,他学柔道、跆拳道,只是个子依旧不高。
长大后的余锦康,总是强迫自己做很多事,并不快乐。
他的本能,他的天性,始终被压抑着,直到后来的某一天,他又想起母亲的高跟鞋。
“他们毁的,不仅仅是我期待已久的表演。”
“还有我十一岁以后的人生。”
祝晴:“为什么第一个向马国华下手?”
那些过往,就像是一段很长的噩梦。
“为什么……”余锦康如梦初醒,嘴角浮现诡异的笑,自顾自说道,“你们肯定想不到,他们知道我就是当年那个小孩时,是什么反应。”
“沙沙”声响回荡在密闭的审讯室里。
祝晴将笔录纸再翻过一页。
故事太长了,接下来他要讲述的,是详细的作案过程。
莫振邦敲了敲审讯桌:“继续吧。”
……
b组警员们,大多挤在观察室,只有盛放坚守在工位上。
翁督察来过一趟,挑着眉头打量这个小孩,但是孩子的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,自然又淡定。
来的时候,家乐、咏珊、豪仔什么的,都跟他说了——
这次最终破获案件,他外甥女是大功臣,翁督察可不会赶走他。
桌上台历明明白白地写着,今天是星期三。
一做起事,就没日没夜,连他们家的头等大事都忘记,真拿这孩子没办法!
为了不被打扰,进审讯室前,祝晴将bb机留在工位抽屉里。
现在,bb机响了好几次。
这个点打个没完,猜不到客户在工作吗?
盛放跑到文职警员面前,踮起脚尖,小手扒拉着桌面:“珍姐,我要回个电话。”
“你用吧。”珍姐失笑,拿起电话听筒弯腰递给他。
地产经纪熟悉的声音顺着电话线传过来。
今天是周三,他们约定好傍晚签临时合同。还有一些细节,需要再确认。
“晴仔在忙,和我确认。”
地产经纪那头沉默几秒:“让你们家能话事的大人听电话。”
盛放皱起小眉头。
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,王经纪根本不知道谁才是大佬。
“不买了!”少爷仔放狠话。
想了想,还是担心这套心仪许久的房子被别人买走。
放放舅舅咬着小米牙宣布:“其实是骗你的。”
第30章 外甥女太高兴,外甥女傻啦!
余锦康完整地讲述了犯案全过程。
也许是记忆中的讥笑声始终在纠缠,又或者是重新回忆起童年的高跟鞋,才终于找回真正的自己……余锦康认为,没有理由让伤害他的人那么好过。
初次见到他们,他十一岁,是记事的年纪,他将工作人员名单上这四个人的名字和职业牢牢记在心底,因此长大之后再去找他们,并不是难事。
余锦康计划的这起连环凶杀案,有着完整的预谋。
当年还是化妆师的郑世鸿,不愿意为他化妆,但当时还给自己找了个说辞,像是小男孩不需要这些花里胡哨的装饰之类的……起初他的态度只是冷漠,并非讥笑。
而先嘲讽余锦康的,其实应该是负责管理搭建舞台工人的马国华。
就像警方查到的那样,余锦康去应聘,顺利地留在集装箱厂工作,马国华成了他的管工。
人到中年,马国华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干劲,他大多数时候都在偷懒,得过且过,同时担忧着集装箱厂倒闭后,自己该何去何从。
听人说,他和妻子感情和睦,孩子们也非常孝顺,余锦康吃着盒饭,听工友们的议论,总是笑着的。心中已经设想过无数次他惨死的画面,光是默默回味,就已经让余锦康热血上涌,迫不及待。
“有这么幸福和谐的家庭,他一定很舍不得死吧。”余锦康说。
他用一周的时间,熟悉马国华工作表、家庭住址、上下班的路线等等……但直接下手,太容易暴露自己,因此,在离开集装厂后,余锦康去了新景酒店做泊车的工作。
酒店经理张志强是个目中无人的败类。
他将车钥匙丢给余锦康,用很高的姿态,由上至下地打量他,而后轻蔑地说,见过这么好的车子吗,别刮花了。
这位张经理喜欢为难人,但余锦康从来不会和他发生争执,同样只是盯着他看,在心底描绘一万次杀死他的细节,默默地陶醉。
他的死亡倒计时,早就已经开始。
“所以,其实杀人没有先后顺序,是随机的?”莫振邦说。
“只有郑世鸿,我把他留在最后一个。”余锦康冷静地抬起眼,又继续道,“去早餐铺工作,就太招摇了,一是冯耀文没有招人的打算,二是等到案发,警察很容易就会查到我身上。所以,我只是有事没事都去深水埗走一走,买些小吃解解馋。我不会特地打听冯耀文的事,不过他出轨被儿子打,整条深水埗哪个街坊不知道?可惜了,毕竟是亲生儿子,打老豆打得太轻,只是脸上挂了彩。”
第一次下手,余锦康选择的是马国华。
当时,他已经离开集装箱厂大约半年时间,工厂的人员流动本来就频繁,再加上在工作中他从未和管工产生摩擦,就算警方要查,也不会查到他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