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
  “累了吧?喝碗水歇歇。”看着小儿子放下柴刀,接过碗仰头喝水,岑娘子扯住袖子为他轻轻擦拭额头上的汗。
  劈柴这样的事,对陈括苍这样七八岁的小儿来说还是太过勉力。但他聪明,又有准头,头一下砍中木柴正中,好歹让柴刀夹在了木头里,接着只要朝着底下的石头多用力劈一劈,总能把木柴劈开,就是多费些功夫罢了。
  而且也不是每一根木柴都十分粗壮的,大多还是掉落的柴枝,只要砍成段就行。
  但他人太小了,劈两三根,便要擦擦汗,喘口气。而且有时免不得误伤到,他手背上有许多道痊愈的浅白疤痕,其中不少就是劈柴时伤到的。
  然而就用着这笨拙的法子,微小的力气,日积月累,劈出了一墙的木柴,堆得整整齐齐。
  岑娘子心疼他,忍不住道:“家里柴够多了,不劈了吧?”
  喝过水,歇了会儿,已缓过劲的陈括苍摇了摇头。他明明是七八岁小儿的稚嫩面容,眼神却像大人一样,说话很条理,“就剩一些了,我劈完吧,总要有始有终。”
  哪怕都用不到了。
  他的眼神落在码得整整齐齐的木柴墙上,心中暗暗道。
  与元娘不同,这又是个犟性子,与夫婿有些相像,岑娘子在心中轻叹。她的心又开始悬起来,夫婿就是因这凡事究到底的犟性子出了事的,若括苍一生做农夫,她不必为此担忧,可如今家中有钱了,若他他日有幸高中,是否又会重蹈覆辙呢?
  偏偏她也不能因夫婿的事,就拘着小儿子,不让他进学。多难得的机遇啊,总不能因噎废食,误了他的前程。
  岑娘子怀着满腹心事,又继续低头默默烧火了。
  另一边,元娘还在浇水。
  她还不是随意给菜苗浇水,而是小心翼翼的一边浇,一边在心里头默念,“这可是有油星的水,菜啊菜啊,一定要长得比别人家更肥更壮,最好还能带肉味,要是那样就最好了!”
  呜呜,她光是想想那味道就忍不住流口水了。
  瞟到孙女托着莹润小脸,弯起眉,对菜苗痴痴笑的模样,王婆婆禁不住嫌弃撇嘴。没见过世面的蠢丫头,一桶带油星的水都能美成这样,往后还有的是好日子过呢。
  不过,不说往后的好日子如何,元娘臆想中带着肉味的菜倒是很快尝上了。
  王婆婆除了往晶莹的白米饭里头加了腊肉和菘菜干一块闷,还做了道萝匐炖羊肉。
  那羊肉自然就是先前切好剩下的腊肉,咸香咸香的,因为肉里头的水分流失,肉质紧实不说,连羊膻味都淡了不少,与萝匐一块放在陶锅里头炖煮,汤汁都是奶白色的,汤面浮起油花的光泽,看得人食指大动。
  而萝匐吸饱肉汤汁,吃起来软烂*,咬一口渐出的汁水都是羊肉香。
  元娘吃的每一口都要嚼很多下,把腊肉里的咸香味嚼得透透的才舍得咽下,再配着口感极好的粒粒分明的米饭,她愉悦得眼睛都眯起来了。
  世上!
  怎么会有肉这么好吃的食物存在!!
  要是能每日都吃上肉就好了,可是,肉好贵,尤其是羊肉,她去县里赶集卖东西的时候经过肉铺偷偷瞧过,一斤羊肉要180文,贵得光是叫她看一眼写价的木牌都觉得心口疼。
  元娘收回不该有的念头,珍惜的把最后一口饭和腊肉吃完,一粒米一滴汤汁都没剩。
  不仅是元娘,就连那些走南闯北的镖师都吃了个痛快,没怎么剩。王婆婆的手艺的确不错,但主要是羊肉昂贵的缘故,在汴京,若非贵人,可少有人家能吃得起羊肉,他们自然也是,大多还是吃价贱的牛肉解馋。
  得了主人家的恩惠,这些镖师们比先前要更尽心。
  因为下午陆续来了许多提亲的人,不仅是本村的,甚至有隔壁村子的人,但大多不是什么好人家,几乎都是听闻元娘家忽然有钱了,想着提亲能分一杯羹,让她带着厚厚的嫁资贴补自己家的。
  但凡有点家底都不会这么不要脸。
  毕竟元娘可是刚被退婚,总归要等上一段时日,否则吃相便太难看了。
  而这些不要脸的人家,可不讲究什么礼义廉耻,甚至有带了几个兄弟一块上门的,大有逼婚威慑的意思。好在王婆婆有先见之明,不知用了什么借口,从魏家婆子那借来了这几个镖师,见那些地痞无赖不对,直接把人扔了出去,都不需王婆婆再费力气。
  见有镖师们护着,家里不会出事,王婆婆进了趟屋子,不知拿了什么,又将装了所有赔礼的屋门给锁上了,然后便出了门,天色将暗了才回来。
  而镖师们正把又一个泼皮扔出去,那泼皮拍拍青灰色下裤上的灰,又把落地上的一只麻鞋穿上,没脸没皮像没事人一样起身,到了土墙转角才呸了一声,压低声音怒骂道:“得意什么,哪天爷爷一把火烧了屋子,钱还不都是我的。”
  他是拍拍屁股走了,倒把薄薄土墙后面,正洗萝匐根上泥土的岑娘子吓得够呛。
  这笔横财,不是给自家招祸吗?
  岑娘子忧心忡忡,坐卧不安,又不敢和儿子女儿说这些。
  好在王婆婆很快便回来了,岑娘子欲言又止,好赖是在用晚食前把事情前因后果都说了,最后面色惶惶道:“娘,我实在是怕。”
  她指节粗大的手捂住面,憔悴得碎发落下,有不少已变白,“我是活够了,可元娘和犀郎怎么办?”
  眼看她越说越不像话,王婆婆乜了她一眼,镇定自若道:“慌什么,有我呢。”
  王婆婆打断了岑娘子的胡思乱想,可接下来仍是情绪低迷。
  晚食有王婆婆在,依旧好吃,就是吃得香喷喷的只有元娘和一众镖师。
  元娘当然察觉到了不对,知道这些财物可能会招祸,但那又何妨?即便是明天要死了,今日也得好好用饭吧,否则不是辜负了死去的牲畜吗?
  好吧,她就是馋。
  王婆婆和岑娘子富贵过,陈括苍上辈子在现代,就元娘最惨,肚子里是真的没有过半点油水。故而,也怪不得她爱吃。
  用过晚食,王婆婆空出了陈括苍的屋子给镖师们歇息。
  但陈家人并未就此入睡。
  此时天穹已彻底暗了,夜里的乡间寂静空旷,入目所见皆是荒凉,叫人不自觉从心底升出恐惧。
  而在王婆婆的屋里,堆满了各色箱笼筐篓,连浆纸糊的破窗户都给堵住了,叫人无从下脚。
  陈家四口人还是顽强的挤进来了,元娘坐在了两个叠起的漆红木箱子上,脚尖百无聊赖的凌空点着,王婆婆和岑娘子挤在放了几块木板在石头上,又铺了厚厚稻草做的床榻上,而陈括苍则是站着。
  因为窗户被叠起的箱子给挡上了,王婆婆破天荒拿出了家里从来不用的陶碗做的简易灯盏,里头一根细绳蜿蜒放着,被薄薄一层胡麻油浸透。她把陶瓷油灯盏放在了叠起半人高的木箱上,油灯发出昏黄的光芒,把所有人的影子都照到了后头土墙,还时不时跳动一下,在寂静的屋子里引起波澜。
  沉默,还是沉默,只有屋外不断发出虫鸣声。
  王婆婆盯着灯火下愈发显得瓷白美丽的孙女,还有自幼便早慧,却一直没能上学堂,白白被耽误的孙子。
  她摁下浮动的诸多心思,抬起眸,昏暗的灯光在眼眶里跳跃,显出坚毅的神色来。
  只听她道:“搬!搬家!”
  “我们,去汴京!”
  第6章
  王婆婆话音一落,几人神色各异。
  “汴京?是皇帝老爷住的汴京吗?”反应最激烈的当属陈元娘,她瞪着圆润的眼睛,像只抱着榛果吃惊的松鼠。
  然而很快松鼠就迎来了栗子暴击,阿奶的指头重重叩她脑门,气得不行,“什么皇帝老爷,让你少去听市集里不入流的不听,那些连路岐人都算不得,学得一嘴不伦不类的词。”
  王婆婆没好气的解释,“那是官家,是圣人,你记住了。”
  陈元娘摸摸光洁的脑门,她早练出不怕疼的脑瓜子了,但还是委屈撅嘴,复述了一遍,“记住了。”
  接着,她又迅速恢复原先的活力,兴奋的重新问道:“阿奶,是官家住的汴京吗?”
  王婆婆对孙女的锲而不舍很是无语,但还是点了点头。
  果然,下一刻,元娘的眼睛就亮起来了,小声惊呼,显见兴奋极了。
  那可是汴京!
  作为偏远小村的长大的小娘子,元娘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县里,对周遭州县一无所知,但汴京却是个天下人人向往的地方。
  据说,那里风物繁华,遍地花光,车辇花轿铺满锦绣丝带,来往行商络绎不绝,罕见珍宝堆砌京畿市集,珍馐奇馔无不可享,到了夜里,官宦府邸夜宴通明,勾栏市井灯火辉煌,杂技鼓乐挤于其间,丝竹巧笑闻于花巷。
  那是世间极乐,富贵迷人之地。
  光是想想,元娘就觉得如坠云端,心潮澎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