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75节
“你们也是新的摊子吧,生意真好,卖了有五六十碗吧。”摊子的负责人长相斯斯文文,一口标准普通话,上前搭话。
张文心打了个哈哈:“没这么多,赚的都是辛苦钱。”
“你们也是知青吗?哪条村子的啊?”负责人的眼睛瞟向于知乐,“钱是你们自己先垫着的,还是村里出的?我们村只想做稳赚不赔的生意,不肯出钱。”
“海隅村。”张文心选择性忽略一些问题。
“那你们听说过我的名字吗?我叫徐宇。”
“我有个好哥们被分到了海隅村,他叫黄山,应该在你们面前提起过我吧?”
“他今天不舒服吗?这么没见他和你们一块出摊?”
负责人的态度更热情,一个劲地提出问题。
这个名字一出,陈昭的声音嘎然而止。
“不认识,我们副业组不收这种整日爱撩事打架、嘴碎比老头老太太还碎的人。”张文心的语气带上几分嫌弃。
徐宇表情一僵,解释:“那事不是他的错,那个京市来的知青是个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,特别瞧不起人,眼睛都长得头顶上了。”
“哦?我这个纨绔子弟怎么瞧不起人了?说来听听。”陈昭从隔壁桌走来。
他在徐宇面前的空椅子坐下,手肘往桌面一撑,动作神态间透露出几分玩世不恭。
顿时,徐宇面色变得尴尬,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摊位。
“喂,你到时说清楚啊?我怎么瞧不起你们了?”陈昭提高音量,“揭穿黄山偷吃我的核桃酥就是瞧不起人?”
这一动静让周边摊子的人投来探究的视线。
徐宇举起书挡住脸。
“气死我了,黄山自己做错事,居然还在背后诋毁我。”陈昭生气地说。
霍天和走了过来,帮腔骂道:“这人真的太过分了,你就不应该放过他!”
“气什么?让我爹给他套麻袋,打他一顿。”于知乐突然面无表情地来了一句。
闻言,霍天和瞪大双眼,他一直以为她是温温柔柔的性子。
看起来有点凶,但好像更喜欢了。
想着,他的眼神开始乱飘。
“也不是不行,但就怕光叔没收住力气,把他打残了。”张文心摸着下巴思考。
陈昭扬了扬拳头,嘻嘻一笑:“就黄山那个小弱鸡,我都能搞掂,哪用得着光叔出手。”
“到底谁是小弱鸡啊。”张文心啧了一声,用嫌弃的眼神打量他。
斗嘴大战一触即发。
霍天和悄悄往于知乐的方向挪动,自我介绍:“你,你好,我叫霍天和,我是陈昭的朋友。”
“你好,于知乐。”于知乐愣了愣,才发觉他在与自己说话。
霍天和羞涩一笑:“你做的海鲜河粉真好吃,比国营饭店的葱油面还好吃。”
“谢谢。”于知乐礼貌地笑了笑。
不远处,于海光将于迟驼在肩头,问:“小宝,又没有看见姐姐?”
“报告,还没看见。”于迟兴奋地说。
这是他第一次赶集,周岳生推着于越走在他们身侧。
“哟,这不是说要赚大钱的副业组吗?怎么一个人也没有?拿着村里的钱在这偷懒,幸好我家没和你们胡闹。”眼尖的黄大娘等人先看见了摊位。
幸灾乐祸的语气让其他赶集的人好奇地盯着他们,渐渐朝海隅村的摊位聚集。
人群中,一个打扮精致的女孩不知被谁踩了一脚,埋怨道:“大姑,我爸给的钱够我在国营饭店吃上半个月,你居然带我来赶集?”
她身边的中年女人讪讪一笑。
下一秒,女孩被后边的人推了一把,挤到最前面。
看到于知乐时,她眉毛一挑,表情玩味。
第69章
摊子装河粉的木盆是用干净的白布盖上的,防止飞虫不小心掉进去。
此时,白布紧紧绷着,让人有种河粉完全没有动过的错觉。
黄大娘一见这样的场景,瞬间就来劲了,大声说:“哟呵,该不会来集市一个多小时了,一碗都没卖出去吧,不是要让村里的小孩年年有新衣服穿吗?”
“今年连过年的糖果都没得吃咯。”老光头嘿嘿一笑,他为自己英明的决定而感到开心,“不过,每家每户应该能分到一个小瓦罐。”
说着,他还用手掌比划着瓦罐的大小。
其他村民听见两人的话,注意力就只在装河粉的木盆和垒着的小瓦锅上。
小瓦锅是干净锃亮的,连水珠都没有一
滴,看得众人心里着急,但他们不愿意在黄大娘和老光头面前拉下脸。
“早晨没人买,又不代表中午没人买。”一个大姐站了出来,反驳不断奚落副业组的一行人,“我说,你们真是闲出屁了,这副业组可跟你们没有一丁点关系。”
这话一出,周边其他村子的人就好奇了,副业组还能退出不成?
他们自来熟地与海隅村的人攀谈起来,饶有兴致地听海隅村副业组成立的过程。
“张耀宗,赶紧送你娘去医院看看眼睛,兴许她是眼瞎了。”张文心双手抱臂,直接点名躲在人群中看热闹的张耀宗。
肥头大耳的张耀宗被村里的小年轻从背后推了一把,踉踉跄跄地走进所有人的视野中心。
他自小被黄大娘宠惯了,上次蹲大牢反而没打击他的气焰。
加上出狱后,黄大娘一直给灌输于知乐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的观念,他看起来更趾高气扬。
“于知乐,给我娘道歉。”他高声道。
于知乐懒洋洋地抬了一下眼皮,连个正眼都没给他。
她走到灶前,指着养海货的木盆,说:“大家可以看一下海货剩余的量,就知道她们在胡说八道了。”
捕鱼队满载而归时,家家户户都派了人帮忙,大家都看了她挑海货的全过程。
众人定睛一看,海货还真比昨晚她带走的少了一半。
于知乐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,村里人的担忧消减了一半。
“大家完全不用担心,乐乐的手艺可是被国营饭店大厨认可的。”张文心趁机向周围的人宣传了一波。
不知情的围观群众又纷纷问海隅村的人。
村民们齐声骄傲地说:“我们村子的乐妮不仅在做副业组,还是国营饭店的临时工,每周三都会去国营饭店教那里的人做饭。”
其他村子的人将信将疑,但确实有人起了尝一尝的心思。
“哟,原来妮儿这么大来头,怪不得今早把城里的工人都揽过来了。”陶大哥爽朗一笑,“不过,那味确实香,勾得我肚子饿得咕咕叫了。”
大陶村是最早做副业组的村子,经常赶集的人都认识热情豪爽的陶大哥。
他的话一出,众人信了个十成十。
“妮儿,三毛钱一碗是不?给我来一碗。”有人当即掏出三毛钱,“我尝个鲜。”
“好嘞,我们家海鲜河粉有肉有海鲜有菜,保管不让你吃亏,味道肯定能让你满意。”张文心利索地生火煮粉。
闻言,又有两人坐了下来,各自点了一份三毛五分的粉。
老光头等人当众被打脸,表情窘迫,而村里其他人则兴致勃勃地看于知乐两人煮粉。
闹剧过去了,看热闹的人渐渐散开。
徐宇见这一场风波平平淡淡结束,撇了撇嘴。
“哼,我看你们能撑得多久。”老光头趁两人拿粉的瞬间,瞥见木盆快空了,眼热得很。
黄大娘附和:“就是。”
她表面在帮着损副业组,实则心底却是得意的。
她觉得,她三个女儿都在副业组,想重新进副业组不过是一句话的事。
一直被忽视的张耀宗沉着脸,肚子里的坏水不断往外冒,想出了许多阴招。
“耀宗,咱们不吃这些没油没盐的东西,娘去给你买油条吃。”黄大娘拉着张耀宗要往别的小摊走。
张耀宗忽感身后一阵压迫,衣领骤然被人从身后拽住,生气扭过头。
于海宗不知道看了多久,脸铁青铁青的,冷冰冰地问:“你欺负我闺女?”
“光,光叔。”张耀宗被吓得双腿发抖。
黄大娘发觉拉不动儿子,回头一看,张耀宗整个人被于海光单手拎了起来。
“啊!鬼啊!”她尖叫一声,双眼往上一翻,晕了过去。
喊声将其他人的注意力从灶台转移至于海光身上,众人目瞪口呆。
过了很久,有个小年轻人咽了咽口水:“鬼,鬼,大,大光哥,真的回来了。”
“胡说八道,有影子,是人。”他娘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。
几个与于家相熟的老头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过去,上手去摸于海光的手臂。
温热的身体让他们顿时热泪盈眶:“大光回来了,真好,真好,老哥哥不用白发人送黑发人。”
于海光把张耀宗扔在地上,安慰起叔叔婶子。
好一会,几位老人才止住泪水。
“真是小孩看笑话了。”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看了一眼盯着他们的于迟,摸了摸泪水,“看到你活着回来,婶子就安心了。”
而后,她话锋一转:“你继续教训,让他吃吃苦头。”
“谁?谁敢动我儿子?”黄大娘眼睛倏地睁开,从地上跳了起来,“你,于海光,你敢动我儿子一下,我就去告你,去部队投诉你。”
张耀宗硬气了起来,学舌道:“告,告你。”
张文心打了个哈哈:“没这么多,赚的都是辛苦钱。”
“你们也是知青吗?哪条村子的啊?”负责人的眼睛瞟向于知乐,“钱是你们自己先垫着的,还是村里出的?我们村只想做稳赚不赔的生意,不肯出钱。”
“海隅村。”张文心选择性忽略一些问题。
“那你们听说过我的名字吗?我叫徐宇。”
“我有个好哥们被分到了海隅村,他叫黄山,应该在你们面前提起过我吧?”
“他今天不舒服吗?这么没见他和你们一块出摊?”
负责人的态度更热情,一个劲地提出问题。
这个名字一出,陈昭的声音嘎然而止。
“不认识,我们副业组不收这种整日爱撩事打架、嘴碎比老头老太太还碎的人。”张文心的语气带上几分嫌弃。
徐宇表情一僵,解释:“那事不是他的错,那个京市来的知青是个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,特别瞧不起人,眼睛都长得头顶上了。”
“哦?我这个纨绔子弟怎么瞧不起人了?说来听听。”陈昭从隔壁桌走来。
他在徐宇面前的空椅子坐下,手肘往桌面一撑,动作神态间透露出几分玩世不恭。
顿时,徐宇面色变得尴尬,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摊位。
“喂,你到时说清楚啊?我怎么瞧不起你们了?”陈昭提高音量,“揭穿黄山偷吃我的核桃酥就是瞧不起人?”
这一动静让周边摊子的人投来探究的视线。
徐宇举起书挡住脸。
“气死我了,黄山自己做错事,居然还在背后诋毁我。”陈昭生气地说。
霍天和走了过来,帮腔骂道:“这人真的太过分了,你就不应该放过他!”
“气什么?让我爹给他套麻袋,打他一顿。”于知乐突然面无表情地来了一句。
闻言,霍天和瞪大双眼,他一直以为她是温温柔柔的性子。
看起来有点凶,但好像更喜欢了。
想着,他的眼神开始乱飘。
“也不是不行,但就怕光叔没收住力气,把他打残了。”张文心摸着下巴思考。
陈昭扬了扬拳头,嘻嘻一笑:“就黄山那个小弱鸡,我都能搞掂,哪用得着光叔出手。”
“到底谁是小弱鸡啊。”张文心啧了一声,用嫌弃的眼神打量他。
斗嘴大战一触即发。
霍天和悄悄往于知乐的方向挪动,自我介绍:“你,你好,我叫霍天和,我是陈昭的朋友。”
“你好,于知乐。”于知乐愣了愣,才发觉他在与自己说话。
霍天和羞涩一笑:“你做的海鲜河粉真好吃,比国营饭店的葱油面还好吃。”
“谢谢。”于知乐礼貌地笑了笑。
不远处,于海光将于迟驼在肩头,问:“小宝,又没有看见姐姐?”
“报告,还没看见。”于迟兴奋地说。
这是他第一次赶集,周岳生推着于越走在他们身侧。
“哟,这不是说要赚大钱的副业组吗?怎么一个人也没有?拿着村里的钱在这偷懒,幸好我家没和你们胡闹。”眼尖的黄大娘等人先看见了摊位。
幸灾乐祸的语气让其他赶集的人好奇地盯着他们,渐渐朝海隅村的摊位聚集。
人群中,一个打扮精致的女孩不知被谁踩了一脚,埋怨道:“大姑,我爸给的钱够我在国营饭店吃上半个月,你居然带我来赶集?”
她身边的中年女人讪讪一笑。
下一秒,女孩被后边的人推了一把,挤到最前面。
看到于知乐时,她眉毛一挑,表情玩味。
第69章
摊子装河粉的木盆是用干净的白布盖上的,防止飞虫不小心掉进去。
此时,白布紧紧绷着,让人有种河粉完全没有动过的错觉。
黄大娘一见这样的场景,瞬间就来劲了,大声说:“哟呵,该不会来集市一个多小时了,一碗都没卖出去吧,不是要让村里的小孩年年有新衣服穿吗?”
“今年连过年的糖果都没得吃咯。”老光头嘿嘿一笑,他为自己英明的决定而感到开心,“不过,每家每户应该能分到一个小瓦罐。”
说着,他还用手掌比划着瓦罐的大小。
其他村民听见两人的话,注意力就只在装河粉的木盆和垒着的小瓦锅上。
小瓦锅是干净锃亮的,连水珠都没有一
滴,看得众人心里着急,但他们不愿意在黄大娘和老光头面前拉下脸。
“早晨没人买,又不代表中午没人买。”一个大姐站了出来,反驳不断奚落副业组的一行人,“我说,你们真是闲出屁了,这副业组可跟你们没有一丁点关系。”
这话一出,周边其他村子的人就好奇了,副业组还能退出不成?
他们自来熟地与海隅村的人攀谈起来,饶有兴致地听海隅村副业组成立的过程。
“张耀宗,赶紧送你娘去医院看看眼睛,兴许她是眼瞎了。”张文心双手抱臂,直接点名躲在人群中看热闹的张耀宗。
肥头大耳的张耀宗被村里的小年轻从背后推了一把,踉踉跄跄地走进所有人的视野中心。
他自小被黄大娘宠惯了,上次蹲大牢反而没打击他的气焰。
加上出狱后,黄大娘一直给灌输于知乐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的观念,他看起来更趾高气扬。
“于知乐,给我娘道歉。”他高声道。
于知乐懒洋洋地抬了一下眼皮,连个正眼都没给他。
她走到灶前,指着养海货的木盆,说:“大家可以看一下海货剩余的量,就知道她们在胡说八道了。”
捕鱼队满载而归时,家家户户都派了人帮忙,大家都看了她挑海货的全过程。
众人定睛一看,海货还真比昨晚她带走的少了一半。
于知乐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,村里人的担忧消减了一半。
“大家完全不用担心,乐乐的手艺可是被国营饭店大厨认可的。”张文心趁机向周围的人宣传了一波。
不知情的围观群众又纷纷问海隅村的人。
村民们齐声骄傲地说:“我们村子的乐妮不仅在做副业组,还是国营饭店的临时工,每周三都会去国营饭店教那里的人做饭。”
其他村子的人将信将疑,但确实有人起了尝一尝的心思。
“哟,原来妮儿这么大来头,怪不得今早把城里的工人都揽过来了。”陶大哥爽朗一笑,“不过,那味确实香,勾得我肚子饿得咕咕叫了。”
大陶村是最早做副业组的村子,经常赶集的人都认识热情豪爽的陶大哥。
他的话一出,众人信了个十成十。
“妮儿,三毛钱一碗是不?给我来一碗。”有人当即掏出三毛钱,“我尝个鲜。”
“好嘞,我们家海鲜河粉有肉有海鲜有菜,保管不让你吃亏,味道肯定能让你满意。”张文心利索地生火煮粉。
闻言,又有两人坐了下来,各自点了一份三毛五分的粉。
老光头等人当众被打脸,表情窘迫,而村里其他人则兴致勃勃地看于知乐两人煮粉。
闹剧过去了,看热闹的人渐渐散开。
徐宇见这一场风波平平淡淡结束,撇了撇嘴。
“哼,我看你们能撑得多久。”老光头趁两人拿粉的瞬间,瞥见木盆快空了,眼热得很。
黄大娘附和:“就是。”
她表面在帮着损副业组,实则心底却是得意的。
她觉得,她三个女儿都在副业组,想重新进副业组不过是一句话的事。
一直被忽视的张耀宗沉着脸,肚子里的坏水不断往外冒,想出了许多阴招。
“耀宗,咱们不吃这些没油没盐的东西,娘去给你买油条吃。”黄大娘拉着张耀宗要往别的小摊走。
张耀宗忽感身后一阵压迫,衣领骤然被人从身后拽住,生气扭过头。
于海宗不知道看了多久,脸铁青铁青的,冷冰冰地问:“你欺负我闺女?”
“光,光叔。”张耀宗被吓得双腿发抖。
黄大娘发觉拉不动儿子,回头一看,张耀宗整个人被于海光单手拎了起来。
“啊!鬼啊!”她尖叫一声,双眼往上一翻,晕了过去。
喊声将其他人的注意力从灶台转移至于海光身上,众人目瞪口呆。
过了很久,有个小年轻人咽了咽口水:“鬼,鬼,大,大光哥,真的回来了。”
“胡说八道,有影子,是人。”他娘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。
几个与于家相熟的老头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过去,上手去摸于海光的手臂。
温热的身体让他们顿时热泪盈眶:“大光回来了,真好,真好,老哥哥不用白发人送黑发人。”
于海光把张耀宗扔在地上,安慰起叔叔婶子。
好一会,几位老人才止住泪水。
“真是小孩看笑话了。”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看了一眼盯着他们的于迟,摸了摸泪水,“看到你活着回来,婶子就安心了。”
而后,她话锋一转:“你继续教训,让他吃吃苦头。”
“谁?谁敢动我儿子?”黄大娘眼睛倏地睁开,从地上跳了起来,“你,于海光,你敢动我儿子一下,我就去告你,去部队投诉你。”
张耀宗硬气了起来,学舌道:“告,告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