魅罗 第60节
舒仪原想是想听小厮说些什么,被郑穆目光一扫,立刻老实了。这时丫鬟绞了帕子来,舒仪到屏风后净手漱口。回来一看,小厮话说完已离开,郑穆面色如常,已坐到了书案翻看信件。
舒仪要告辞回屋。
郑穆抬头招呼道:“过来。”
舒仪走到他身边,眼光有意识不往桌上摊开的政务信件上瞟,可心头惴惴,不知他的用意。
郑穆放下笔,牵起她的手,问道:“这几日做了什么,听丫鬟说你在院子里一坐就是一整日。久坐伤肉,早晚天凉,你要实在无趣,德王府有几个歌舞班子还不错,让人叫来给你看看。”
他声音想来肃穆冷静,此时却透着一丝低沉柔意,真有些醉人的意味,舒仪脸不知不觉就泛了红,“德王政事繁忙,哪能为这些小事去烦他,歌舞闹人,我也不爱看。”
郑穆拉住她的手,握在掌心里,温暖又细腻,他微微一笑,“让沈家姑娘来陪你说说话。”
舒仪回了淡淡一声“哦”。
郑穆看着她,“怎么?不喜欢她?”
舒仪瞥他一眼,“我一定要喜欢她不成。”
郑穆若有所思,过了半晌,在她脸上轻轻掐了一记,“你呀,小心眼。”顿了顿,许诺道,“放心吧,她以后不会留在这里的。”
舒仪原本还没有那层意思,只不过担心和沈琳说的事被发现了,因此随口回了两句,不想郑穆突然应诺这一句,显得她刚才好像吃了醋一般。舒仪脸上慢慢涨红,急道,“我哪是这个意思。”
“那就留下她?”郑穆道。
舒仪:“……”
她耷拉着脸,十分不情愿地说:“还是不要留,送回去吧。”
郑穆见她这般,心头一动,从胸膛里漫出一股柔软,让他感到陌生又满足,像是饮了酒似的。他手臂一展,将她搂进怀里坐在腿上。
舒仪连耳尖都红了,刚要挣扎。
郑穆箍着她的身体,声音低沉暗哑,“别动,就一会儿。”
舒仪心急跳,身体僵地直直的,目光盯着他的鬓角,纹丝不敢动弹。
郑穆安抚地轻拍她的背,好一会儿身体才柔顺。他眸中隐隐含笑,看着她白玉小脸儿红粉菲菲,紧张又懵懂的样子,平添艳色几许,分外引人。
舒仪见他目光沉沉,心头一紧,急忙道:“把人送回去,沈阀那边怎么交代。”
郑穆道:“你说要如何交代。”
舒仪心跳早就乱了节拍,心里也乱糟糟一团,羞涩难当,身体不敢乱动,眼珠也不敢乱转,嘴里说着,“沈玉已经许了德王,日后袁州要用到沈阀地方多着呢。沈阀送人来时笼络你,可是你把人退回去了,就是拒绝沈阀的好意。”
此类门阀通用的手段,舒仪一点不陌生,通常门阀看中了什么人才,会先接触,然后就有各种好处拉拢,无非财帛权势女人,接受了,就会被视为同一阵线,拒绝了,那就意味着不是一路人。这种情况,门阀的手段也很简单,不为所用就打压。像郑穆这样的地位,沈阀想要打压也不是件容易事,但是遇到机会阴一把也是极有可能的。
沈阀将嫡出的女儿嫁给德王,已经先一步布局,显然对袁州图谋甚大。岂会轻易放弃拉拢郑穆。
郑穆笑笑,从桌上拿起一张信笺,放到她面前。
舒仪疑惑地抬抬眉,拿过来一看,有些惊讶地瞪圆了眼,“这么多军饷。”
她一目十行,很快将整张纸上所有名目都看了一遍,心里感叹用兵耗钱,袁州准备十分充分,各类款项都已到位,显然已经做好了出兵的万全准备。
只这一张纸,天下就将大乱了。
由此可见,德王选中沈玉做侧妃很有眼光,这么大笔银子,到款如此及时,分明是沈阀的大手笔。她想了一会儿,忽然抿唇笑了起来。
郑穆看她笑的开心,心里也跟着亮堂,问:“笑什么。”
谁知她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乐不起来,“当初你还想让我嫁德王,现在看来,还是德王眼光好,沈阀拿的出那么多钱,舒阀可拿不出。”
郑穆现在的心境和当初已经有天壤之别,听她这样提起,笑容一敛,刚才旖旎的气氛一扫而空,他心知她有几分存心,又不想这样轻易放过她,把人紧紧搂住,贴着她耳畔道:“早知今日,当初这种傻事我绝不会做。”
舒仪感觉他的气息全扑进耳里,半个身体都酥麻了,脸上殷红,比涂了胭脂还要浓几分。幸好此时郑穆放过了她,让她回房。
舒仪走后,小厮站在门外通报了一声。他已经等了许久,刚才郑穆和舒仪说着话,下人丫鬟们谁也不敢留在屋里,全退了出来,直到现在才敢开口。
郑穆道:“让她进来。”
小厮到院外把沈琳请了进来。
沈琳头一次进郑穆的院子,目光所及,院中花草,屋中摆设都不十分华丽,却透着一股清贵古朴的感觉,她自幼沈阀长大,好东西见了不知多少,眼见博物架上有几样古物,极有年份,看着外表没有金光灿目,实则更显贵重。沈琳一眼暼到书案后郑穆高大的身影,心先扑通扑通跳了两下。
“见过郡王。”沈琳敛衽行礼。
“不用多礼。”
沈琳听他声音醇厚,比之少年人多了不知多少沉稳在里头,脸上多了几分羞涩,抬起眼。
郑穆道:“沈姑娘有极重要的事和我说?”
沈琳目光在他脸上扫过,眉目间柔意流露,声音婉转道:“郡王政事繁忙,等闲事不敢打扰,只是这桩事有些蹊跷,我怕和袁州近来的事有些关联,这才厚颜来求见郡王。”
她声如莺啼,徐徐道来,自有一股温柔小意在其中。
郑穆神情平淡道:“是舒仪找过你了?”
沈琳一凛,心道这府中果然耳目众多,只是不知道这是针对她,还是针对舒仪,她脸上笑容不改,道:“不瞒郡王,正是她找过我,拜托我做一件事。”
郑穆道:“让你将她在这里的消息透露出去。”
沈琳不想他一口一个准,脸上露出惊惶,“正如郡王所料。莫非这件事真的关系重大?”
郑穆却不回答她,只问:“你可照做了?”
沈琳脸上更是慌张,垂了头道:“她说要告知家人,我不疑有他,下午就告知家里了。后来想想觉得实在奇怪……都怪我,应该早点来告知郡王。眼下却帮着做了错事。”
她又悔又急,神色楚楚动人。
郑穆看了她一回,唇角微微勾起,似笑非笑道:“行了,等闲这套做戏不用使在我身上。”
沈琳表情一僵,以为自己听错了,抬起头。
“舒仪让你做的事,你已做了,不算毁诺,一转头又来告诉我,想卖个好,两边都得了你好处。这套做派,不愧是重利轻义的沈阀出身。”
沈琳心底窜起一股凉意,瞬间周身就凉透了。她看着郑穆,他双目如电,犀利的直刺人心。她心头一颤,双腿发软。忽而余光一扫,她注意到书案上放着两个茶碗,除了郑穆,还有谁?能这么接近他——她显然到了此刻才明白一些事,脸上白了又白,这次却没有任何羞涩和媚意在其中,苍白惊惶,丝毫不假。
郑穆口气冷淡道:“自作聪明,你以为舒仪全然信任你,她是全然不将你放在眼中而已,如果她拿定主意不让你来泄密,你现在岂能走进这里。”
沈琳深吸一口气,镇定许多,道:“郡王未免言重了,传不传讯在我一念之间,舒仪又怎么有十足把握。”
郑穆瞥她一眼道:“这点应该你最清楚才对。”
沈琳神情都木了,回头一想,当时舒仪告知她的时候提到沈璧,她不过是沈阀派出的一个小卒子,沈璧却是以后要接任家主的,两者地位全然不在一个等级,所以她不敢不把舒仪的讯息传递出去。所以这一切都在舒仪的盘算中——沈琳到了此时才想通这点,亏她还觉得自己两面讨好的主意很好,却不想,原来别人早就看透一切,只要消息传递出去,也根本不在乎她是否泄密。
沈琳脸蓦然涨红,只觉得自己做了一场跳梁小丑般的戏份。
第95章
元城牧场山谷外,青色旗帜成列,如一张大网将山谷包围。牧场中的侍卫和士兵面色紧绷,不敢稍有松懈,紧盯着外间,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。
昆州王进入牧场已经两个时辰有余,除了两方亲卫守卫的小楼,其余人都不知道其中具体情形。两军对峙,时间越长气氛越凝重,犹如弓弦紧绷,一触即发。
尉戈从楼中大步迈出,明王送至门口,两方军士的目光都凝聚过来。
明王身长体阔,极为高大,生得相貌堂堂,双目如电,颌下蓄了短须,举止自有一股折人的风范。他将人送到门口,郎声道:“杜兄,本王诚心之至,提的条件足够优渥,时间不等人,还望明日就能给予回复。”
尉戈双手抱拳:“事关昆州一州百姓安慰,本王不得不慎重,谢谢王爷体恤。”
明王点头:“应当的,本王也不忍百姓受苦。”往常权贵说这样的话,多少有些虚伪不真的感觉,他说来却一派自然,发自肺腑。
尉戈又朝他看了一眼,施礼离去。刚行至谷外,等候多时的谋士袁恪就迎了上来,他面色紧张,天并不热,他额上却渗出些虚汗,急急问:“殿下,明王殿下如何说?”
尉戈蹙着眉头道:“他说舒仪是德王手下带走的。”
袁恪心中想问并不是舒仪,但这些日子他早已看明白,舒仪在王爷心中地位非同一般,于是也不表露,又问,“战马如何计算?”
“原数补上,再添一千匹。”尉戈道。
袁恪呼吸重了些,有些不敢置信,“明王愿意再加战马?”
尉戈淡漠地点了点头。
袁恪却有些兴奋起来,心里盘算着一千匹战马的价值,转念一想,明王丢了战马,损失不小,在这个关口仍愿意加大筹码,想必是出兵已经是迫在眉睫,才愿意这样一步步退让。
尉戈走入山谷外临时搭建的营帐内,青龙旗一员统领和其余几个王府谋事齐齐迎上来行礼。尉戈将刚才与明王商谈的事大略说了遍。与袁恪想法相差不远,基本可以确定明王出兵在即,时间紧迫。
几个谋事纷纷进言接受明王一方的条件。袁恪更是说的直白,“再犹豫不决恐要开罪明王,矩州到京城,昆州乃是必经之路,明王兵强马壮,实力不容小觑。我们若是不同意,只怕要第一个挡其兵锋。”
尉戈闻言皱起眉,昆州情况他心中最有数不过,他开口道:“此事我心中自有计较。”
谋士们面面相觑,不知他心中症结为何。
袁恪心里清楚,等众人散去,他单独留下劝道:“王爷,明王将举大事,何苦为难舒姑娘,及无利也无益,德王所做倒是正常,他的用意正是阻挠明王与王爷的合作。王爷可千万别中了他人之计。”
尉戈扫他一眼,目光如有实质,让袁恪心中凛然。尉戈道:“你当我是糊涂人吗?这点事还看不清。”
袁恪垂下身体,“属下不敢。”
尉戈没好气地说:“舒仪落在德王手中,半点消息皆无,定是落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,我这里逼迫明王给个说法,一是为了战马,二是为了表明态度,好让袁州德王知道,心中有所忌惮,不会轻慢舒仪。”
袁恪这才恍然,之前王府众谋士以为王爷态度如此坚决,分明已做好两军相对的打算,还以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。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主上是个对感情和政事孰轻孰重无法分辨的人,幸好尉戈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闹到这个地步。最终也只是告诉有心人知道,舒仪对昆州王府来说极其重要。
他松了一口气道:“舒姑娘是舒阀嫡出,天下之间走到哪里都需要客客气气招呼的,哪会有人慢待她。”
尉戈嗤笑一声道:“真要如此,怎会有人将她掳走。”
袁恪哑然。
“门阀中人走天下,处处奉为座上宾的这种日子恐怕将不长远了。”尉戈道,“让青龙旗下保持警惕,乱势已现,昆州也不知能躲避多久。”
袁恪思索了良久,才把谋算多日的念头吐露:“王爷,无论天下如何乱,我们静守昆州,等几位皇子将要分出胜负,我们再去拿份从龙之功。”
这些个主意早在昆州尉戈就与舒仪讨论分析过,听完淡淡一笑,不置可否,挥手让袁恪退下。
尉戈独坐在营帐中,看着案几上堆放着的文书,心头一阵郁闷,他万分后悔,让舒仪来领战马,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,这种不分明的局势下让舒仪犯险。他心里清楚,以舒仪的身份,还不至于吃大苦头。可天下将乱,门阀再难独立,很快就将分出阵营。舒阀内部分歧众多,一个家族尚不能齐心,暴露出的问题天下皆知。很快,舒仪门阀出身的依仗分量将会越来越轻。
尉戈紧锁眉头,心头深深焦虑。
第二日天刚亮,青龙旗退兵,尉戈派人传话至谷内,等战马交割完成,昆州打开门户放行。明王闻言大喜,当夜赶回王府,亲自安排交接战马事宜。
矩州大军已集齐,战马从临近牧场调来,花了不到三日时间。此次是明王亲临,监督交接,两方都十分谨慎,沿路戒备,顺利将战马从矩州移至昆州。
尉戈接受战马之后,令昆州沿途官府通知,严防百姓慌乱,空出通往河东的官道,准备让矩州军通过。青龙旗全营戒备,以防明王另有图谋。
借道两方都是小心翼翼,明王亲自领兵行进,当进入昆州境内,麾下众将领和谋士等左右张望,观察昆州风土民情。
“昆州险塞,地势形便,是块好地方。”谋士对明王郑祐道,“看临近镇县,百姓衣食尚可,王爷,看沿途秩序,官府必是下了大力,昆州王对这一州之地掌控可见一斑。”
郑祐心中想法大致相同,他一面有些警惕,心想情报中已知晓不少,可依然有些低估了昆州王。想到山谷牧场中两个时辰的见面,他目中精光掠过,“本王以往倒不知道,邻居居然是头卧虎。”
舒仪要告辞回屋。
郑穆抬头招呼道:“过来。”
舒仪走到他身边,眼光有意识不往桌上摊开的政务信件上瞟,可心头惴惴,不知他的用意。
郑穆放下笔,牵起她的手,问道:“这几日做了什么,听丫鬟说你在院子里一坐就是一整日。久坐伤肉,早晚天凉,你要实在无趣,德王府有几个歌舞班子还不错,让人叫来给你看看。”
他声音想来肃穆冷静,此时却透着一丝低沉柔意,真有些醉人的意味,舒仪脸不知不觉就泛了红,“德王政事繁忙,哪能为这些小事去烦他,歌舞闹人,我也不爱看。”
郑穆拉住她的手,握在掌心里,温暖又细腻,他微微一笑,“让沈家姑娘来陪你说说话。”
舒仪回了淡淡一声“哦”。
郑穆看着她,“怎么?不喜欢她?”
舒仪瞥他一眼,“我一定要喜欢她不成。”
郑穆若有所思,过了半晌,在她脸上轻轻掐了一记,“你呀,小心眼。”顿了顿,许诺道,“放心吧,她以后不会留在这里的。”
舒仪原本还没有那层意思,只不过担心和沈琳说的事被发现了,因此随口回了两句,不想郑穆突然应诺这一句,显得她刚才好像吃了醋一般。舒仪脸上慢慢涨红,急道,“我哪是这个意思。”
“那就留下她?”郑穆道。
舒仪:“……”
她耷拉着脸,十分不情愿地说:“还是不要留,送回去吧。”
郑穆见她这般,心头一动,从胸膛里漫出一股柔软,让他感到陌生又满足,像是饮了酒似的。他手臂一展,将她搂进怀里坐在腿上。
舒仪连耳尖都红了,刚要挣扎。
郑穆箍着她的身体,声音低沉暗哑,“别动,就一会儿。”
舒仪心急跳,身体僵地直直的,目光盯着他的鬓角,纹丝不敢动弹。
郑穆安抚地轻拍她的背,好一会儿身体才柔顺。他眸中隐隐含笑,看着她白玉小脸儿红粉菲菲,紧张又懵懂的样子,平添艳色几许,分外引人。
舒仪见他目光沉沉,心头一紧,急忙道:“把人送回去,沈阀那边怎么交代。”
郑穆道:“你说要如何交代。”
舒仪心跳早就乱了节拍,心里也乱糟糟一团,羞涩难当,身体不敢乱动,眼珠也不敢乱转,嘴里说着,“沈玉已经许了德王,日后袁州要用到沈阀地方多着呢。沈阀送人来时笼络你,可是你把人退回去了,就是拒绝沈阀的好意。”
此类门阀通用的手段,舒仪一点不陌生,通常门阀看中了什么人才,会先接触,然后就有各种好处拉拢,无非财帛权势女人,接受了,就会被视为同一阵线,拒绝了,那就意味着不是一路人。这种情况,门阀的手段也很简单,不为所用就打压。像郑穆这样的地位,沈阀想要打压也不是件容易事,但是遇到机会阴一把也是极有可能的。
沈阀将嫡出的女儿嫁给德王,已经先一步布局,显然对袁州图谋甚大。岂会轻易放弃拉拢郑穆。
郑穆笑笑,从桌上拿起一张信笺,放到她面前。
舒仪疑惑地抬抬眉,拿过来一看,有些惊讶地瞪圆了眼,“这么多军饷。”
她一目十行,很快将整张纸上所有名目都看了一遍,心里感叹用兵耗钱,袁州准备十分充分,各类款项都已到位,显然已经做好了出兵的万全准备。
只这一张纸,天下就将大乱了。
由此可见,德王选中沈玉做侧妃很有眼光,这么大笔银子,到款如此及时,分明是沈阀的大手笔。她想了一会儿,忽然抿唇笑了起来。
郑穆看她笑的开心,心里也跟着亮堂,问:“笑什么。”
谁知她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乐不起来,“当初你还想让我嫁德王,现在看来,还是德王眼光好,沈阀拿的出那么多钱,舒阀可拿不出。”
郑穆现在的心境和当初已经有天壤之别,听她这样提起,笑容一敛,刚才旖旎的气氛一扫而空,他心知她有几分存心,又不想这样轻易放过她,把人紧紧搂住,贴着她耳畔道:“早知今日,当初这种傻事我绝不会做。”
舒仪感觉他的气息全扑进耳里,半个身体都酥麻了,脸上殷红,比涂了胭脂还要浓几分。幸好此时郑穆放过了她,让她回房。
舒仪走后,小厮站在门外通报了一声。他已经等了许久,刚才郑穆和舒仪说着话,下人丫鬟们谁也不敢留在屋里,全退了出来,直到现在才敢开口。
郑穆道:“让她进来。”
小厮到院外把沈琳请了进来。
沈琳头一次进郑穆的院子,目光所及,院中花草,屋中摆设都不十分华丽,却透着一股清贵古朴的感觉,她自幼沈阀长大,好东西见了不知多少,眼见博物架上有几样古物,极有年份,看着外表没有金光灿目,实则更显贵重。沈琳一眼暼到书案后郑穆高大的身影,心先扑通扑通跳了两下。
“见过郡王。”沈琳敛衽行礼。
“不用多礼。”
沈琳听他声音醇厚,比之少年人多了不知多少沉稳在里头,脸上多了几分羞涩,抬起眼。
郑穆道:“沈姑娘有极重要的事和我说?”
沈琳目光在他脸上扫过,眉目间柔意流露,声音婉转道:“郡王政事繁忙,等闲事不敢打扰,只是这桩事有些蹊跷,我怕和袁州近来的事有些关联,这才厚颜来求见郡王。”
她声如莺啼,徐徐道来,自有一股温柔小意在其中。
郑穆神情平淡道:“是舒仪找过你了?”
沈琳一凛,心道这府中果然耳目众多,只是不知道这是针对她,还是针对舒仪,她脸上笑容不改,道:“不瞒郡王,正是她找过我,拜托我做一件事。”
郑穆道:“让你将她在这里的消息透露出去。”
沈琳不想他一口一个准,脸上露出惊惶,“正如郡王所料。莫非这件事真的关系重大?”
郑穆却不回答她,只问:“你可照做了?”
沈琳脸上更是慌张,垂了头道:“她说要告知家人,我不疑有他,下午就告知家里了。后来想想觉得实在奇怪……都怪我,应该早点来告知郡王。眼下却帮着做了错事。”
她又悔又急,神色楚楚动人。
郑穆看了她一回,唇角微微勾起,似笑非笑道:“行了,等闲这套做戏不用使在我身上。”
沈琳表情一僵,以为自己听错了,抬起头。
“舒仪让你做的事,你已做了,不算毁诺,一转头又来告诉我,想卖个好,两边都得了你好处。这套做派,不愧是重利轻义的沈阀出身。”
沈琳心底窜起一股凉意,瞬间周身就凉透了。她看着郑穆,他双目如电,犀利的直刺人心。她心头一颤,双腿发软。忽而余光一扫,她注意到书案上放着两个茶碗,除了郑穆,还有谁?能这么接近他——她显然到了此刻才明白一些事,脸上白了又白,这次却没有任何羞涩和媚意在其中,苍白惊惶,丝毫不假。
郑穆口气冷淡道:“自作聪明,你以为舒仪全然信任你,她是全然不将你放在眼中而已,如果她拿定主意不让你来泄密,你现在岂能走进这里。”
沈琳深吸一口气,镇定许多,道:“郡王未免言重了,传不传讯在我一念之间,舒仪又怎么有十足把握。”
郑穆瞥她一眼道:“这点应该你最清楚才对。”
沈琳神情都木了,回头一想,当时舒仪告知她的时候提到沈璧,她不过是沈阀派出的一个小卒子,沈璧却是以后要接任家主的,两者地位全然不在一个等级,所以她不敢不把舒仪的讯息传递出去。所以这一切都在舒仪的盘算中——沈琳到了此时才想通这点,亏她还觉得自己两面讨好的主意很好,却不想,原来别人早就看透一切,只要消息传递出去,也根本不在乎她是否泄密。
沈琳脸蓦然涨红,只觉得自己做了一场跳梁小丑般的戏份。
第95章
元城牧场山谷外,青色旗帜成列,如一张大网将山谷包围。牧场中的侍卫和士兵面色紧绷,不敢稍有松懈,紧盯着外间,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。
昆州王进入牧场已经两个时辰有余,除了两方亲卫守卫的小楼,其余人都不知道其中具体情形。两军对峙,时间越长气氛越凝重,犹如弓弦紧绷,一触即发。
尉戈从楼中大步迈出,明王送至门口,两方军士的目光都凝聚过来。
明王身长体阔,极为高大,生得相貌堂堂,双目如电,颌下蓄了短须,举止自有一股折人的风范。他将人送到门口,郎声道:“杜兄,本王诚心之至,提的条件足够优渥,时间不等人,还望明日就能给予回复。”
尉戈双手抱拳:“事关昆州一州百姓安慰,本王不得不慎重,谢谢王爷体恤。”
明王点头:“应当的,本王也不忍百姓受苦。”往常权贵说这样的话,多少有些虚伪不真的感觉,他说来却一派自然,发自肺腑。
尉戈又朝他看了一眼,施礼离去。刚行至谷外,等候多时的谋士袁恪就迎了上来,他面色紧张,天并不热,他额上却渗出些虚汗,急急问:“殿下,明王殿下如何说?”
尉戈蹙着眉头道:“他说舒仪是德王手下带走的。”
袁恪心中想问并不是舒仪,但这些日子他早已看明白,舒仪在王爷心中地位非同一般,于是也不表露,又问,“战马如何计算?”
“原数补上,再添一千匹。”尉戈道。
袁恪呼吸重了些,有些不敢置信,“明王愿意再加战马?”
尉戈淡漠地点了点头。
袁恪却有些兴奋起来,心里盘算着一千匹战马的价值,转念一想,明王丢了战马,损失不小,在这个关口仍愿意加大筹码,想必是出兵已经是迫在眉睫,才愿意这样一步步退让。
尉戈走入山谷外临时搭建的营帐内,青龙旗一员统领和其余几个王府谋事齐齐迎上来行礼。尉戈将刚才与明王商谈的事大略说了遍。与袁恪想法相差不远,基本可以确定明王出兵在即,时间紧迫。
几个谋事纷纷进言接受明王一方的条件。袁恪更是说的直白,“再犹豫不决恐要开罪明王,矩州到京城,昆州乃是必经之路,明王兵强马壮,实力不容小觑。我们若是不同意,只怕要第一个挡其兵锋。”
尉戈闻言皱起眉,昆州情况他心中最有数不过,他开口道:“此事我心中自有计较。”
谋士们面面相觑,不知他心中症结为何。
袁恪心里清楚,等众人散去,他单独留下劝道:“王爷,明王将举大事,何苦为难舒姑娘,及无利也无益,德王所做倒是正常,他的用意正是阻挠明王与王爷的合作。王爷可千万别中了他人之计。”
尉戈扫他一眼,目光如有实质,让袁恪心中凛然。尉戈道:“你当我是糊涂人吗?这点事还看不清。”
袁恪垂下身体,“属下不敢。”
尉戈没好气地说:“舒仪落在德王手中,半点消息皆无,定是落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,我这里逼迫明王给个说法,一是为了战马,二是为了表明态度,好让袁州德王知道,心中有所忌惮,不会轻慢舒仪。”
袁恪这才恍然,之前王府众谋士以为王爷态度如此坚决,分明已做好两军相对的打算,还以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。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主上是个对感情和政事孰轻孰重无法分辨的人,幸好尉戈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闹到这个地步。最终也只是告诉有心人知道,舒仪对昆州王府来说极其重要。
他松了一口气道:“舒姑娘是舒阀嫡出,天下之间走到哪里都需要客客气气招呼的,哪会有人慢待她。”
尉戈嗤笑一声道:“真要如此,怎会有人将她掳走。”
袁恪哑然。
“门阀中人走天下,处处奉为座上宾的这种日子恐怕将不长远了。”尉戈道,“让青龙旗下保持警惕,乱势已现,昆州也不知能躲避多久。”
袁恪思索了良久,才把谋算多日的念头吐露:“王爷,无论天下如何乱,我们静守昆州,等几位皇子将要分出胜负,我们再去拿份从龙之功。”
这些个主意早在昆州尉戈就与舒仪讨论分析过,听完淡淡一笑,不置可否,挥手让袁恪退下。
尉戈独坐在营帐中,看着案几上堆放着的文书,心头一阵郁闷,他万分后悔,让舒仪来领战马,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,这种不分明的局势下让舒仪犯险。他心里清楚,以舒仪的身份,还不至于吃大苦头。可天下将乱,门阀再难独立,很快就将分出阵营。舒阀内部分歧众多,一个家族尚不能齐心,暴露出的问题天下皆知。很快,舒仪门阀出身的依仗分量将会越来越轻。
尉戈紧锁眉头,心头深深焦虑。
第二日天刚亮,青龙旗退兵,尉戈派人传话至谷内,等战马交割完成,昆州打开门户放行。明王闻言大喜,当夜赶回王府,亲自安排交接战马事宜。
矩州大军已集齐,战马从临近牧场调来,花了不到三日时间。此次是明王亲临,监督交接,两方都十分谨慎,沿路戒备,顺利将战马从矩州移至昆州。
尉戈接受战马之后,令昆州沿途官府通知,严防百姓慌乱,空出通往河东的官道,准备让矩州军通过。青龙旗全营戒备,以防明王另有图谋。
借道两方都是小心翼翼,明王亲自领兵行进,当进入昆州境内,麾下众将领和谋士等左右张望,观察昆州风土民情。
“昆州险塞,地势形便,是块好地方。”谋士对明王郑祐道,“看临近镇县,百姓衣食尚可,王爷,看沿途秩序,官府必是下了大力,昆州王对这一州之地掌控可见一斑。”
郑祐心中想法大致相同,他一面有些警惕,心想情报中已知晓不少,可依然有些低估了昆州王。想到山谷牧场中两个时辰的见面,他目中精光掠过,“本王以往倒不知道,邻居居然是头卧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