魅罗 第89节
“为什么?”
沈璧叹了口气道:“沈舒联盟,利大于弊。”
舒仪沉默不语,把这八个字翻来覆去想了想,道:“仅仅如此?”
沈璧点头。
舒仪唇角一勾,“怕是不止吧?”
沈璧神色微动,道:“还能有什么比我们两家联盟更紧要的事。”
舒仪看看他,只见沈璧端坐着,头发白玉冠束着,身材挺拔,五官俊美,眉长如剑,目光温和,透着难以言喻的清贵雅致。
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。”舒仪道,“殿下要针对的,莫非是安阳郡王?”
沈璧心头一震,神色却平静至极,口气平淡道:“殿下和郡王虽是叔侄,实则有师徒情分,怎么会做针对之举。”
舒仪没有和他强辩,手指轻轻在手谕上划过,道:“上面盖的是殿下私印。”
沈璧目光始终在她身上,闻言并没有说话。
“不算圣旨,当然也可以收回。”舒仪道,“真要沈舒联姻,应请出家中长辈商量,我们两家都不是普通人家,做事怎可如此鲁莽。”
沈璧怎会听不出其中含义,道:“舒姑娘不愿嫁入沈家?”
舒仪奇怪地看他一眼,“在袁州时,我见过沈琳姑娘。”
沈琳是沈阀送到郡王府,她这是在提醒他,她与安阳郡王关系亲密。沈璧心知肚明,却只能装不明白,避开这个话题,转而道:“姑娘有什么不满尽管提出,沈家别的不多,就是薄有家财,一定尽力满足你的要求。”
舒仪嗤的一笑,沈家若算是薄有家财,舒家就该算要饭儿的,笑过之后她又脸色微敛,认真看着他道:“沈兄,我不同意这桩婚事。”
虽然早已知道答案,沈璧神色还是一怔。他年少扬名天下,世人见他,莫不夸一句“潘安之貌,邓通之财”,想不到头一遭谈论婚事就被人一口拒绝。
“你是为了安阳郡王?”沈璧问道。
舒仪并不避讳,点头道:“既为他,也为我自己。”
沈璧却不明白这话了,心想沈家虽然士族底蕴不足,但也是天下顶级阀门,怎么就根龙潭虎穴一样让人避之不及,他向德王请来这门婚事,一则是配合试探安阳郡王郑穆,还有另一个原因,就是回报当初废太子夺宫时舒仪通报的恩情。可说了半日,舒仪只是婉拒,态度也淡淡的,似乎并未有一丝意动。沈璧养尊处优,虽颇有城府,到底还是少年意气,当下脸色有些不自然道:“恕我直言,安阳郡王气度不凡,舒姑娘年少懵懂,以为情深也是常事。你我皆知,婚姻不同寻常,是两家之好。沈家比之郡王府,我比之郡王,莫非差了许多?”
舒仪眨了眨眼,笑道:“沈兄说笑了,如今天下,还有哪家敢肯定胜过沈家,沈兄更是天下第一的美男子,就是潘安卫玠复苏也不过如此吧。”
沈璧不想她突然一通夸赞,倒不好说什么。
舒仪道:“我看沈兄此处布置清幽简洁,全无奢华之物。世间最好最贵的难道沈家用不起,无非是’喜好’两字。”
沈璧听懂她的画外音,最贵最好的,不一定是自己喜好的,婚姻也是如此。这是劝自己放弃联姻的想法。可人的感情就是这么奇怪,原本沈璧对婚事也是犹豫良久拿捏不定的,被她这样推拒,反倒激起他心里一份较劲。
“舒姑娘对安阳郡王了解多深?”他忽而问。
舒仪心里隐隐纳罕,心想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怎么他还要问个不停,看着他笑而不语。
沈璧回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,“过几日,我请姑娘去看一场好戏。”
舒仪道:“好戏?”
沈璧道:“也是还你曾经给沈家提醒的恩情。”
舒仪明白,这场大戏分量绝对不轻。
回家的路上,舒仪想到那份手谕的用意,仍觉得心里发寒。在袁州住时,看德王对郑穆多有倚重,不论政务军事都要找郑穆商量,虽不说是言听计从,但也算是极为尊重。而如今,德王居然心中已经存疑至此,用这样的方式试探。
舒仪踌躇是否要讲指婚一事告知郑穆,思来想去,还是等沈璧这边所说的大戏之后再提。毕竟还在丧期,就是嗣皇帝也不能提婚假。
过了四日,沈府又发来请柬,舒仪如约而至。请柬上假借沈玉的名头,实际上却是沈璧安排。
进了小院,有两个丫鬟捧着一套侍卫衣裳等候着。沈璧站在院外,没有踏进一步,对舒仪道:“今日去的地方十分要紧,你先把衣服换了。”
舒仪以前也常穿男装,换好走出屋子,沈璧站在院子里,垂头想事。抬头看她时不由一怔,只见一身灰衣侍卫打扮,一头青丝全束起来,在头顶扎成独髻,露出一张玉雪白净的脸。看着像一个极清俊的少年郎。
沈璧盯着她上下打量了几回,道:“还真像那么回事。”
第149章
舒仪先上马车等候,没一会儿沈璧掀帘进来,也换了一身衣服,蟹壳青月白提花长袍,腰系玉带,青玉簪束发,看起来比往日沉稳许多。车厢内宽敞,两人各占一块。
沈璧神色端凝,倒像是想着什么心事。舒仪隔着彩绘纹样的纱朝外张望,街上人流多,侍卫拱卫着马车朝皇城方向去。
车马停下时,沈璧低声道:“等会儿别出声,有什么事由我出面。”
舒仪颔首,她今日穿着打扮就是沈家卫士,先一步下车,端正站在车辕旁,余光打量一眼,原来是宗正府,因德王养病的缘故,守卫森严,周围没有一个寻常百姓走动。
沈璧下车,根本没有看舒仪一眼,便朝府门去,沈家卫士跟在他身后,舒仪混在其中。
入宗正府后,戒备更严,五步一哨,十步一岗,德王养病居所全由亲卫守卫,如今已并入禁军,见人进来立刻就来巡查。沈璧是熟人,众人都知道沈阀和德王关系匪浅,往来密切,打个招呼就要放行,但今日沈璧排场和往常稍许不同,禁卫看着他身后众卫士有些为难。
沈璧指着舒仪道:“就她陪我进去。”
禁卫立刻放行。
舒心存疑惑,心想怎么来了此处,看样子是沈璧的安排,难道所谓的大戏,是指德王?
跟着沈璧穿过一重重守卫,来到德王屋前。守门禁卫检查携带兵器,沈璧不用搜身,身后的卫士却不能幸免。禁卫对舒仪拦起一臂。沈璧道:“是我府中死士,还是我来吧。”
死士通常不让陌生人近身,禁卫闻言退后。
沈璧转身面对舒仪,趁人不注意时眨一下眼。舒仪抬起手臂,他伸手轻轻在她腰间拍了拍,顺着腰线往下,裤腿,靴子都摸了摸。胸口那块地方,他无论如何也没动手,用自己身体挡住禁卫视线,手臂作势动了动。
舒仪注意到他脸色如常,耳尖却微微泛红。
进门之时,沈璧提醒,声如蚊吟,“低头。”
舒仪垂着头,盯着地上光可鉴人的青砖,视线稍一抬看见一旁侍立的宦官。她便停下脚步,站立在宦官旁。
沈璧走到德王窗前行礼。
房中弥漫着苦药味,德王面色依旧不好,与几日前相比几乎毫无差别。沈璧见了,隐忧在心。
“怎么还带个人来。”郑泰瞟到门槛旁的人影道,他自受伤后身体衰败,目力也大不如前,只觉得人瘦小,却看不清模样。
沈璧道:“听说在宗正府内他露了一手高超武功,我不放心,带了一个身手高明的卫士来。”
郑泰微微笑道:“宗正府内还能动手不成,你多虑了。”
可到底是沈璧一片好心,郑泰笑一句后没有再提,转而道:“我已露出口风,趁此良机也看看身边到底哪些是混进来的耳目。”
淡淡一句口气里却蕴藏杀机。
沈璧点头,忍着没有回头去看一眼舒仪,心里头却仿佛雷鸣一般,不停的在想,这一步安排到底对不对。方才一路进来时他都不曾犹豫过,这一刻却开始隐隐忧心。
他乱糟糟想着事,德王也是心不在焉,两人一时没什么要紧话,只谈些家事。
舒仪竖着耳朵,听他们聊起袁州,才知道和外界揣测的相差无几,德王妃胡氏和沈玉矛盾重重已经不假掩饰。沈玉忍受不住,索性先回京城,和第二次去接世子的队伍错过。
面对家事,郑泰颇为无奈,一个是发妻,一个是背靠沈阀的美妾,他也难以抉择。
侍卫在门外报:“安阳郡王求见。”
郑泰眸中精光一闪,神色沉穆。
舒仪心跳骤燃加快。
沈璧朝舒仪招手,拉着她绕到床背面屏风后,有一小扇门直通净房,幸而并无异味,厚重的床帐和屏风将两人身影全部遮挡住。
郑穆缓步进来,他身着鸦青锦缎衣裳,头发束起,宽肩阔背,身形颀长。通身冷峻气度已胜过病怏怏的郑泰。
走到床前抱拳行礼,“殿下。”
郑泰目光复杂地看了他一会儿,摆手道:“王叔不必多礼。”
郑穆问道:“殿下身体恢复的可好?”
郑泰笑道:“不敢有负众卿和万民期待,比之前已好许多。”
郑穆道:“看起来脸色还有些差,殿下还需谨慎养身。”
舒仪在屏风后听见这一句,心内觉得有所不妥。
郑泰不浅不淡地笑一声道:“王叔今日来找本王,是有什么要紧事?”
郑穆自顾在床边摆放的一张木椅坐下,姿态从容,缓缓开口道:“我听说殿下近日有意为舒家指婚。”
“王叔消息真是敏锐,本王这话说出口也不过半日功夫,就已经传到王叔这里,”郑泰目光乜斜郑穆,“说的不错,窈窕淑女君子好逑,沈璧向我请旨,为他和舒家七姑娘指婚,两人年纪相当,门当户对,正是天作之合。”
郑穆道:“我听闻沈家一双璧玉之说,没想到也名不副实。先帝丧期未过,就提婚嫁,轻率鲁莽,还有藐视皇家之嫌。”
郑泰脸色微变。
舒仪偷看沈璧一眼,他面色如常,似乎并不受影响。
郑泰道:“皇叔言重了,丧期未过,不论婚嫁。本王也只是有心成全,具体等丧期过后再议。”
郑穆道:“殿下三思,舒、展、沈、刘四大阀门已去其二,如今却要让两家联姻,莫非陛下已有要铲除门阀的心思?”
郑泰面色阴沉道:“王叔这是何意?”
郑穆道:“英宗,先帝立志于削弱门阀士族的力量,有意扶持寒门士子。殿下还未登基,却想着把两个门阀联合起来,以后郑氏子子孙孙,都要尝试王与马同天下的滋味吗?”
“王叔慎言!”郑泰喝道,面色青白交加,“不过是两个小辈的婚姻,何至于让两个家族就此联手。”
话虽如此,身上却渗出一层细汗,得郑穆话锋犀利直指人心。他目前深信沈璧,但心底一丝隐约的不安,挥之不去。
第150章
屏风后的沈璧手攥成拳,暗呼厉害,郑穆仅一句话就挑拨德王与沈阀的关系。
郑穆态度从容,道:“一句谏言,殿下心中有数就好。”
郑泰神色微凝,自郑穆进屋后,看似态度恭谦,实则话中有话,气势迫人。他道:“王叔的规劝,难道全为了本王,就没有一点私心?本王听说,王叔与舒家七姑娘私教甚好。在袁州之时,她住在王叔的后院。”
“既然殿下已经有所耳闻,还要为舒沈两家指婚?”郑穆道。
没料到他如此直接,郑泰一僵,仰首看他,“王叔一向与舒家不对付,难道还真要娶个舒家女?”
郑穆道:“舒老已死,恩怨两清。”
郑泰讥诮的微微一笑道:“自古有言红颜祸水,果然不虚。王叔身负杀父之仇,居然也能两清。”
郑穆眸中锐光一闪。
沈璧叹了口气道:“沈舒联盟,利大于弊。”
舒仪沉默不语,把这八个字翻来覆去想了想,道:“仅仅如此?”
沈璧点头。
舒仪唇角一勾,“怕是不止吧?”
沈璧神色微动,道:“还能有什么比我们两家联盟更紧要的事。”
舒仪看看他,只见沈璧端坐着,头发白玉冠束着,身材挺拔,五官俊美,眉长如剑,目光温和,透着难以言喻的清贵雅致。
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。”舒仪道,“殿下要针对的,莫非是安阳郡王?”
沈璧心头一震,神色却平静至极,口气平淡道:“殿下和郡王虽是叔侄,实则有师徒情分,怎么会做针对之举。”
舒仪没有和他强辩,手指轻轻在手谕上划过,道:“上面盖的是殿下私印。”
沈璧目光始终在她身上,闻言并没有说话。
“不算圣旨,当然也可以收回。”舒仪道,“真要沈舒联姻,应请出家中长辈商量,我们两家都不是普通人家,做事怎可如此鲁莽。”
沈璧怎会听不出其中含义,道:“舒姑娘不愿嫁入沈家?”
舒仪奇怪地看他一眼,“在袁州时,我见过沈琳姑娘。”
沈琳是沈阀送到郡王府,她这是在提醒他,她与安阳郡王关系亲密。沈璧心知肚明,却只能装不明白,避开这个话题,转而道:“姑娘有什么不满尽管提出,沈家别的不多,就是薄有家财,一定尽力满足你的要求。”
舒仪嗤的一笑,沈家若算是薄有家财,舒家就该算要饭儿的,笑过之后她又脸色微敛,认真看着他道:“沈兄,我不同意这桩婚事。”
虽然早已知道答案,沈璧神色还是一怔。他年少扬名天下,世人见他,莫不夸一句“潘安之貌,邓通之财”,想不到头一遭谈论婚事就被人一口拒绝。
“你是为了安阳郡王?”沈璧问道。
舒仪并不避讳,点头道:“既为他,也为我自己。”
沈璧却不明白这话了,心想沈家虽然士族底蕴不足,但也是天下顶级阀门,怎么就根龙潭虎穴一样让人避之不及,他向德王请来这门婚事,一则是配合试探安阳郡王郑穆,还有另一个原因,就是回报当初废太子夺宫时舒仪通报的恩情。可说了半日,舒仪只是婉拒,态度也淡淡的,似乎并未有一丝意动。沈璧养尊处优,虽颇有城府,到底还是少年意气,当下脸色有些不自然道:“恕我直言,安阳郡王气度不凡,舒姑娘年少懵懂,以为情深也是常事。你我皆知,婚姻不同寻常,是两家之好。沈家比之郡王府,我比之郡王,莫非差了许多?”
舒仪眨了眨眼,笑道:“沈兄说笑了,如今天下,还有哪家敢肯定胜过沈家,沈兄更是天下第一的美男子,就是潘安卫玠复苏也不过如此吧。”
沈璧不想她突然一通夸赞,倒不好说什么。
舒仪道:“我看沈兄此处布置清幽简洁,全无奢华之物。世间最好最贵的难道沈家用不起,无非是’喜好’两字。”
沈璧听懂她的画外音,最贵最好的,不一定是自己喜好的,婚姻也是如此。这是劝自己放弃联姻的想法。可人的感情就是这么奇怪,原本沈璧对婚事也是犹豫良久拿捏不定的,被她这样推拒,反倒激起他心里一份较劲。
“舒姑娘对安阳郡王了解多深?”他忽而问。
舒仪心里隐隐纳罕,心想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怎么他还要问个不停,看着他笑而不语。
沈璧回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,“过几日,我请姑娘去看一场好戏。”
舒仪道:“好戏?”
沈璧道:“也是还你曾经给沈家提醒的恩情。”
舒仪明白,这场大戏分量绝对不轻。
回家的路上,舒仪想到那份手谕的用意,仍觉得心里发寒。在袁州住时,看德王对郑穆多有倚重,不论政务军事都要找郑穆商量,虽不说是言听计从,但也算是极为尊重。而如今,德王居然心中已经存疑至此,用这样的方式试探。
舒仪踌躇是否要讲指婚一事告知郑穆,思来想去,还是等沈璧这边所说的大戏之后再提。毕竟还在丧期,就是嗣皇帝也不能提婚假。
过了四日,沈府又发来请柬,舒仪如约而至。请柬上假借沈玉的名头,实际上却是沈璧安排。
进了小院,有两个丫鬟捧着一套侍卫衣裳等候着。沈璧站在院外,没有踏进一步,对舒仪道:“今日去的地方十分要紧,你先把衣服换了。”
舒仪以前也常穿男装,换好走出屋子,沈璧站在院子里,垂头想事。抬头看她时不由一怔,只见一身灰衣侍卫打扮,一头青丝全束起来,在头顶扎成独髻,露出一张玉雪白净的脸。看着像一个极清俊的少年郎。
沈璧盯着她上下打量了几回,道:“还真像那么回事。”
第149章
舒仪先上马车等候,没一会儿沈璧掀帘进来,也换了一身衣服,蟹壳青月白提花长袍,腰系玉带,青玉簪束发,看起来比往日沉稳许多。车厢内宽敞,两人各占一块。
沈璧神色端凝,倒像是想着什么心事。舒仪隔着彩绘纹样的纱朝外张望,街上人流多,侍卫拱卫着马车朝皇城方向去。
车马停下时,沈璧低声道:“等会儿别出声,有什么事由我出面。”
舒仪颔首,她今日穿着打扮就是沈家卫士,先一步下车,端正站在车辕旁,余光打量一眼,原来是宗正府,因德王养病的缘故,守卫森严,周围没有一个寻常百姓走动。
沈璧下车,根本没有看舒仪一眼,便朝府门去,沈家卫士跟在他身后,舒仪混在其中。
入宗正府后,戒备更严,五步一哨,十步一岗,德王养病居所全由亲卫守卫,如今已并入禁军,见人进来立刻就来巡查。沈璧是熟人,众人都知道沈阀和德王关系匪浅,往来密切,打个招呼就要放行,但今日沈璧排场和往常稍许不同,禁卫看着他身后众卫士有些为难。
沈璧指着舒仪道:“就她陪我进去。”
禁卫立刻放行。
舒心存疑惑,心想怎么来了此处,看样子是沈璧的安排,难道所谓的大戏,是指德王?
跟着沈璧穿过一重重守卫,来到德王屋前。守门禁卫检查携带兵器,沈璧不用搜身,身后的卫士却不能幸免。禁卫对舒仪拦起一臂。沈璧道:“是我府中死士,还是我来吧。”
死士通常不让陌生人近身,禁卫闻言退后。
沈璧转身面对舒仪,趁人不注意时眨一下眼。舒仪抬起手臂,他伸手轻轻在她腰间拍了拍,顺着腰线往下,裤腿,靴子都摸了摸。胸口那块地方,他无论如何也没动手,用自己身体挡住禁卫视线,手臂作势动了动。
舒仪注意到他脸色如常,耳尖却微微泛红。
进门之时,沈璧提醒,声如蚊吟,“低头。”
舒仪垂着头,盯着地上光可鉴人的青砖,视线稍一抬看见一旁侍立的宦官。她便停下脚步,站立在宦官旁。
沈璧走到德王窗前行礼。
房中弥漫着苦药味,德王面色依旧不好,与几日前相比几乎毫无差别。沈璧见了,隐忧在心。
“怎么还带个人来。”郑泰瞟到门槛旁的人影道,他自受伤后身体衰败,目力也大不如前,只觉得人瘦小,却看不清模样。
沈璧道:“听说在宗正府内他露了一手高超武功,我不放心,带了一个身手高明的卫士来。”
郑泰微微笑道:“宗正府内还能动手不成,你多虑了。”
可到底是沈璧一片好心,郑泰笑一句后没有再提,转而道:“我已露出口风,趁此良机也看看身边到底哪些是混进来的耳目。”
淡淡一句口气里却蕴藏杀机。
沈璧点头,忍着没有回头去看一眼舒仪,心里头却仿佛雷鸣一般,不停的在想,这一步安排到底对不对。方才一路进来时他都不曾犹豫过,这一刻却开始隐隐忧心。
他乱糟糟想着事,德王也是心不在焉,两人一时没什么要紧话,只谈些家事。
舒仪竖着耳朵,听他们聊起袁州,才知道和外界揣测的相差无几,德王妃胡氏和沈玉矛盾重重已经不假掩饰。沈玉忍受不住,索性先回京城,和第二次去接世子的队伍错过。
面对家事,郑泰颇为无奈,一个是发妻,一个是背靠沈阀的美妾,他也难以抉择。
侍卫在门外报:“安阳郡王求见。”
郑泰眸中精光一闪,神色沉穆。
舒仪心跳骤燃加快。
沈璧朝舒仪招手,拉着她绕到床背面屏风后,有一小扇门直通净房,幸而并无异味,厚重的床帐和屏风将两人身影全部遮挡住。
郑穆缓步进来,他身着鸦青锦缎衣裳,头发束起,宽肩阔背,身形颀长。通身冷峻气度已胜过病怏怏的郑泰。
走到床前抱拳行礼,“殿下。”
郑泰目光复杂地看了他一会儿,摆手道:“王叔不必多礼。”
郑穆问道:“殿下身体恢复的可好?”
郑泰笑道:“不敢有负众卿和万民期待,比之前已好许多。”
郑穆道:“看起来脸色还有些差,殿下还需谨慎养身。”
舒仪在屏风后听见这一句,心内觉得有所不妥。
郑泰不浅不淡地笑一声道:“王叔今日来找本王,是有什么要紧事?”
郑穆自顾在床边摆放的一张木椅坐下,姿态从容,缓缓开口道:“我听说殿下近日有意为舒家指婚。”
“王叔消息真是敏锐,本王这话说出口也不过半日功夫,就已经传到王叔这里,”郑泰目光乜斜郑穆,“说的不错,窈窕淑女君子好逑,沈璧向我请旨,为他和舒家七姑娘指婚,两人年纪相当,门当户对,正是天作之合。”
郑穆道:“我听闻沈家一双璧玉之说,没想到也名不副实。先帝丧期未过,就提婚嫁,轻率鲁莽,还有藐视皇家之嫌。”
郑泰脸色微变。
舒仪偷看沈璧一眼,他面色如常,似乎并不受影响。
郑泰道:“皇叔言重了,丧期未过,不论婚嫁。本王也只是有心成全,具体等丧期过后再议。”
郑穆道:“殿下三思,舒、展、沈、刘四大阀门已去其二,如今却要让两家联姻,莫非陛下已有要铲除门阀的心思?”
郑泰面色阴沉道:“王叔这是何意?”
郑穆道:“英宗,先帝立志于削弱门阀士族的力量,有意扶持寒门士子。殿下还未登基,却想着把两个门阀联合起来,以后郑氏子子孙孙,都要尝试王与马同天下的滋味吗?”
“王叔慎言!”郑泰喝道,面色青白交加,“不过是两个小辈的婚姻,何至于让两个家族就此联手。”
话虽如此,身上却渗出一层细汗,得郑穆话锋犀利直指人心。他目前深信沈璧,但心底一丝隐约的不安,挥之不去。
第150章
屏风后的沈璧手攥成拳,暗呼厉害,郑穆仅一句话就挑拨德王与沈阀的关系。
郑穆态度从容,道:“一句谏言,殿下心中有数就好。”
郑泰神色微凝,自郑穆进屋后,看似态度恭谦,实则话中有话,气势迫人。他道:“王叔的规劝,难道全为了本王,就没有一点私心?本王听说,王叔与舒家七姑娘私教甚好。在袁州之时,她住在王叔的后院。”
“既然殿下已经有所耳闻,还要为舒沈两家指婚?”郑穆道。
没料到他如此直接,郑泰一僵,仰首看他,“王叔一向与舒家不对付,难道还真要娶个舒家女?”
郑穆道:“舒老已死,恩怨两清。”
郑泰讥诮的微微一笑道:“自古有言红颜祸水,果然不虚。王叔身负杀父之仇,居然也能两清。”
郑穆眸中锐光一闪。